第970章 一件特殊的古物

还说什么要不是看在二爷的面子上,他昨晚就去台湾了。今天是他们最后一次谈判了,腾云海说买不买就这最后一回了,如果二爷不买,他下午就带着宝贝去台湾出手掉。”

杨青点了点头,问道,“那二叔怎么想?”?

林鹏道,“我看得出来,二爷是真想要这物件,但是没办法,那孙子开的价实在是太高了,而那物件又有点特殊,没办法去判断它的价值,所以二爷现在也一直在纠结到底要不要赌一把把那物件儿买下来。”

吴一在旁听得有点不明白了,“哎,等会儿,杨青,你二叔想买的到底是个什么物件啊?

据我所知,不管是八大器还是九爻瓷,亦或是画轴古卷青铜器等等什么都好,现在市场上都有个明码标价。

你二叔相中的那个东西,怎么可能会判断不出来价值呢?就算是年代不对,也可以根据年代往上套个价出来啊。

你们搬山道人在京城生意做得那么大,不可能连这点有眼力见的人都找不出来吧?”

其实吴一一路上都在好奇那二叔相中的到底是件何方神圣,但是不到地方自己也不好意思多嘴去问,因为乱打听事儿这不合规矩。此时听林鹏又说那物件儿特殊,甚至都没办法判断价值,心说反正也到地方了,这才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他做古玩生意那么多年,还真没听说过哪样物件会特殊到没办法估计价值了,除非那个物件没有在人世间露过面,大家全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否则只要是出现过的古物,它肯定就有个价码标在那里,怎么可能会出现无法判断价值的局面呢?

吴一想了半天了,也实在猜不透那会是个什么样的宝贝。

心满意足的吃了一顿早餐之后,杨青这才拍着肚子,带着吴一前往他那家长辈所在的地方。

这位长辈自然也是从京城赶过来的,从辈分上讲,杨青要喊他一声二叔。

杨青说这个二叔有些不得了,以前的时候是京城胡同口那边打小鼓和收包袱皮儿的,(打小鼓和收包袱皮儿是古玩街的行话,就是指那些遛街串巷收购古玩古器的手艺人),后来因为得罪了当地的一个地头蛇,走投无路了才跟着家里面的大伯做起了倒斗的生意。

二叔学活上手很快,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一个人做完一件大活,从点穴,到挖穴,再到进穴,搬穴,封穴,整个过程他一个人就全能搞的定,所以大伯退休之后,二叔就直接接手了他们家族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成为京城搬山一脉的龙头,认识的都会恭恭敬敬的叫上一句杨二爷。

吴一听到这儿有些好奇跟惊讶,“家族?你说你们这一脉的搬山道人都是同一个家族的?我靠,那也就是说,京城里所有的搬山道人都是你家亲戚了?”

杨青笑着摇了摇头,“同一个家族的并不一定非得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而是指一种精神上的传承,我们都有搬山一脉的传承,就理所应该团结起来,统称为一个家族。

而且你应该也知道,京城这种地方,天子脚下容易灯下黑,各方各派的势力太多了,我们这些搬山道人如果不团结起来,也很容易被别的对手打压的连口饭都没得吃。”

说着话,二人来到了三福县的一家三教堂狗肉馆前头,这家狗肉馆在十里八乡都是很出名的,再加上里面装修古朴大方,颇为考究,所以很多生意都在这家狗肉馆里谈成。

杨青在门口打了个电话,立马里头就有人出来接他,看对方那毕恭毕敬的样子,吴一可以判断出杨青在家里面地位应该也是不低的。同时,那人看到吴一也表现的很客气,询问过吴一姓什么之后,就一口一个吴小哥的挂在嘴边上,叫的好像大家认识很久一样。

这伙计自我介绍说叫林鹏,二十七八岁的样子,是二叔手底下的一个小跟班,具体负责做什么的,他也没说,在他的引路下,吴一跟杨青一直走到了狗肉馆长廊的最深处,拐了个弯,到了一个包房门口,包房门口挂着个牌子,写着“天字号”。

杨青先探头从门缝往里瞄了一眼,当下就有点意外,低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