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驱魔

中年人游历大安王朝十七有载,能安然无恙,除精通天文地理外,全靠这三尾妖狐的一截细骨,每当他走进大魔肆乱的范围,这截细骨就会及时地发出亮光提醒他,趋吉避凶。

“兄台,可刚刚怎么回事,我为什么会看到一只凶恶的野狐迎面扑来?”琼朽彩瞥了眼空中黑烟凝聚的巨狐,睁眼说着瞎话。

“哦呵呵,这位公子不必惊讶,你看见的,只不过是妖魔死后余留下的一丝残缺印记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伤不了人。只是,按理讲,妖魔这些东西,常人是见不到的,你既能看见,这说明你体质是异于常人啊。”

中年人吐了口气,摇摇头,羡慕的看着他。

“兄长,你是说,他能看见妖魔?”另一位书生疑问道。

“非也,非也!”中年人解释道:“世间这万物,相生亦相克,木石兽禽之精者在机缘巧合下能入道,反之亦可成魔,其实,魔也并不单指妖兽一种,入道者面临的上天试道劫难是魔也;所有天灾人祸也是魔;引人入迷沉沦亦是魔;冤魂恶鬼者是魔;贪利养之者是魔;眷属阻道者还是魔;梦中乱神者是魔;业病缠身者是魔;无定力幻境见神仙者更是魔。”

“还劳兄台讲清楚些。”琼朽彩虚心请教。

书生游历十七载,见识斐然。

获知这种秘闻的机会,像一般人哪会知道,实在难得,琼朽彩想多多请教。

中年人泰然,也不端架子,也不藏私,耐心为他讲解道:“行道之士,先明于制御之法,其魔有十,故具于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篇内。学者深而造之,勿为魔之所试,断道不难成矣。。。。一曰天魔,二曰地魔,三曰人魔、四曰鬼魔、五曰神魔,六曰阳魔,七曰阴魔,八曰病魔,九曰妖魔,十曰境魔。”

“此十魔者惟有天魔为天道所幻试,非野鬼或邪魔之所为,其余九者须谨慎应对之,经中有提及诀、印、咒以退之等等在此不便多提,十万年前,行道天路一断,就再也没人能走得通了,法术也早早断了传承。”

说着,中年深深叹息,想必经中所提的法术,着实让人惋惜。

“然法术断绝,天却无绝人之路,先辈们长久探索,很快发现,有人竟天生诞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加以锻炼,这种能力足能媲美法术,可助人伏妖降魔,而这类人则被尊称为——驱魔人。”

琼朽彩和年轻的书生一脸茫然。

“公子能看见魔物残留的印记,说明你体内流着驱魔人的血,不过驳杂又稀薄罢了,我观公子二十有几了,竟还没能觉醒驱魔的能力,估计希望渺茫了。”

中年还挺替他可惜的,要说驱魔人可是陆地神仙,上天入海,无所不能。

“这倒是可惜了!”年轻书生也替他惋惜。

“驱魔人。”琼朽彩注视着眼前一动不动的黑烟狐狸,嘴里喃喃念道,心中不仅没喜,反倒凉了半截。

怪异通灵类的书籍他可没少看,尤其国内最大的中文网站,他更是里面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