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臣以为,这京城乃是天子脚下,代表的是我朝廷脸面,道路残破,实是该修的。”

钱尚书出列,一席话叫众人惊掉眼珠子:这钱串子死抠门莫非改了性子?

却原来,前个儿在与贾玉谨核对水泥路成本,以及户部应该支给贾家的钱财之时,对对方感叹了一句:“水泥路虽好,可是全京城翻修一遍,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啊。”

然后宝玉就‘随口’安慰了钱尚书几句。

正是如此,倒是给钱尚书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京城内大街小巷太多,修起来纷繁复杂?整治啊!

然后,今天,钱尚书出列,胸有成竹地说:“臣以为,只修路是不够的,既然已知水泥有速干、坚固的优点,咱们可以一步到位,将京城内的房舍也修一修嘛,修成小二层小三层的都不在话下,岂不是更加缓解了京中寸土寸金的紧张局面?”

这下子,金銮殿下,满地不只是眼珠子,还有下巴。

当然,也有沉得住气一些的人,那是他们深知钱尚书的秉性:这老头子,怎么可能突然这么阔气!

果然钱尚书加了一个转折:“不过嘛,在修路的时候考虑到车马通行方便,势必要动一些人家的宅子的,如何拆迁,是原拆原建,还是统一规制,就需要再拿出一个章程了。”

没错了,钱尚书被点醒的,正是后世屁民们望眼欲穿的一个工程:旧城改造!拆迁!

你要说,后世的时候,总是有人羡慕,哪儿哪儿的人家拆迁得了几百万的房款,按人头分了多少多少的面积。

那都是小头!!

你当国家是傻的?开发商是傻的?倒贴这多钱提升拆迁当地人民生活水平?nonono!

当然是因为拆迁能够给政/府、给开发商带来更大的利益喽。

自此,在钱尚书的唾沫横飞之下,朝中重臣今天都学会了一个新词儿:拆迁!

一旁听着的宝玉低头笑笑:钱尚书也实在是个妙人,只是稍加点拨而已,他居然真的倒腾出拆迁的法子,而且明显比自己当初私下想过的,要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国情。不愧是户部鼎鼎有名的死抠门。

今日,注定是钱尚书在朝会上大放异彩的日子,前所未闻的修建形式叫两位阁老也听住了,倒是十六年轻,从前和宝玉一起呆的时间久,对新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强,瞬间就明白了拆迁一下带来的好处。

唾沫横飞成为众人焦点的钱尚书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这是贾玉谨大兄弟给自己带来的启发,若不是对方一个劲儿不肯担这份荣耀,钱尚书定是要把首功分一小部分给他的——现在想来,玉谨老弟担心太出挑了惹人嫉恨,那么自己就记着他的好,这次关于禁卫军驻地试修房舍的事情,就行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