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昌七年,十月。
“先皇太后七十冥诞,今上大赦天下!”
因为这还是今上登基之后的头一遭大赦,听说和以往先帝在位时期的大赦又是有很大不同,所以消息飞快地从京城传出,传遍四面八方,很快传到了黑省。
众人都觉得陛下这做法太突然了。
只有宝玉知道,因为他自五月摸清楚罪民生活现状之后,就给十六去了密折,十六看过之后,很受感触。
前头也说过了,十六这个小伙子吧,真的可以说是封建王朝的一朵‘奇葩’,他由于小时候被娇惯着自由生长,青少年时期是苏北土霸王,成了太子之后丝毫不用担心皇帝忌惮等等原因,他的性格中无疑是带着一些天真的。
并且在他整个三观塑形阶段,受宝玉影响很大,居然已经开始思考国体政体很多年了,虽然不得其门而入,但是有一些思想,乃是发生了质变就不会再变回去的。
譬如说,对于他父皇给前朝的官员和本朝初年依旧反明的那些人的部下定性为罪民这件事,他一开始没多大感触,看了宝玉的密折之后才知道,这些罪民,俨然成了流放地官员攫取利益的无本万利劳动力。这就是十六所不能忍的了——在他看来,这些罪民其实比那些贪赃枉法□□掳掠的人要好得多(说句诛心的话,他们现在这个下场,也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可是这么四五十年过去,当初的那批人早就老死了,现在活着的,都是那些人的孙儿辈、重孙辈甚至是玄孙辈,几十年前,因为先人站错队的惩罚也差不多了吧?
十六是这么想的,但是却不能这么直接说,要不然,满朝文武估计都会觉得坐在金銮殿上的陛下是疯了。
所以,他才会再接到宝玉密折之后,辗转反侧,开始开始深思,并且深刻反省,觉得自己先前登基这么多年,居然都没有注意到关外还有这么一群人生活极其凄惨,很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当然,十六没有明说,宝玉却再对方的回信里看出了好伙伴自责的意思。他自然是要宽慰十六的。
除了宽慰之外,宝玉并没有多说什么,他相信,区区罪民的安置问题,十六还是可以处理好的。
果然,七月的时候,十六就忍不住和小伙伴嘚瑟了: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