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放弃

——岳家庶务,历来是父兄撑起门楣后由小儿子继承,而且注定在科举上再难有建树。

当年岳家老太爷以幼子身份能官至副都御史,不是因为岳家那一辈嫡支只有两个儿子,而是因为岳家当时的大老太爷中年无子,眼看着没法继承岳家香火,才支持弟弟进入名利场,撑起岳氏百年门庭。

岳五老爷当年被要求继承庶务时,不是没有怨恨过。

——岳家子弟历来以读书入仕为荣,猛地被要求日后只能困居庙堂之外、身处商旅之中,恐怕任哪个心性再好,都难能立马接受的吧。

更何况岳五老爷与岳四老爷年纪又相差不大,从来都是兄弟二人一起读书的,最后待遇却天壤地别,如何不怨,如何不恨。

好在岳五老爷于读书一途上,确实不及几个哥哥远矣,岳大老爷又是个药罐子,岳五老爷心虽不满,但这么多年下来,倒也慢慢释然了。

更何况五房如今过得也确实不错。

但岳五老爷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唯一的儿子走自己的老路的。

——治哥儿不像他,在读书上确实是很有天分的,岳五老爷也不求孩子将来能为官几品,但更不想因着旁的缘故限制了儿子的未来。

这也是岳五老爷在治哥儿读书的问题上,最后也不愿去麻烦哪位哥哥的缘故。

岳家怀字辈男丁稀少,每房都只有一个独苗苗。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总有一房要牺牲出独子来承担庶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二房、三房,岳五老爷一直秉承着能不麻烦就绝不会麻烦的态度。五房既不欠他们什么,那单看在几十年前岳五老爷的牺牲上,日后也不该留了治哥儿打理庶务。

可看程哥儿和顺哥儿的意思,也绝没有半分放弃仕途的打算。

几房互相较着劲,岳五老爷暗地里不是没想过让大房出来担着点,可暂不论大房那几近疯魔的态度,也不说岳家嫡长孙的重要意义,单说前几年波哥儿屡试不中,府里风言风语四起时,老夫人和老太爷的作为。夫妻俩严厉地处置了一批人,并且当着兄弟几个的面明言老大这几年不容易,让他们最好都恪守做弟弟的本分,狠狠地把后四房都敲打了一顿。

自那时起,岳五老爷就明白,早几年隐约流传的“岳大老爷是为了岳家故意摔下马不良于行”的说法,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如果传言属实,岳五老爷反而是最不可能逼着大房出来承担的了,毕竟在岳大老爷的牺牲面前,他这个做弟弟的所谓的牺牲就很不够看了。

可波哥儿又实在不是个读书的料子。

可大房又确实铁了心让波哥儿死磕下去。

岳五老爷真是头疼的不得了。

现在好了,老夫人突然发话了,而且还破天荒地自打嘴巴改了口,岳五老爷高兴治哥儿自由了之余,也不由对岳二老爷起了深深的忌惮。

岳五老爷实在很难相信老夫人态度的改变与自家二哥无关。

岳二老爷从借出那笔银子开始,恐怕就算计好了一切,更阴暗一点,恐怕波哥儿赔的那笔买卖也是他设计好的。

不管怎样,虽然几个小崽子在里面掺和了一遭,但结果还是一样的。

老夫人最终选择了放弃大房。

而岳五老爷却到了现在也还不清楚他的好二哥到底对老夫人说了什么,或者到底让老夫人看到了什么。

岳五老爷感到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