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

话落时已到了游廊转角,但闻一阵扑棱棱,滴滴嗒嗒自空中落下一串串水珠儿,是潜在角落里的浴凫飞鹭,哗——冲出了扶疏的绿叶,腾入云霄之上了。喻三爷疾行的脚步却下,狐疑地回头打量邢先生:“您是如何知晓的?”素日里同洋人打交道得多,喻三爷早不讲上海话了,听这邢先生不地道地讲着,总是觉得奇怪,可能是因为带点江北的口音吧。

这就奇了,按理说上海不会有人晓得的。祖母的父亲的确是璋贝勒爷,可世人从来不曾知道璋贝勒有祖母这么个女儿,因为祖母是个私生女,不曾被她生父认过。不说外人了,就连偌大的喻公馆里,都没几个人晓得祖母的出身,因为祖母一直刻意藏着这个秘密,数来数去,除了祖母自身,就只有喻老爷、喻太太和喻三爷自己省得了,喻三爷想了想,脱口问道:“莫非,先生有认识的人是我祖母的故人?”因为这邢先生看起来尚且不过四十岁,自然不会是祖母的故人了,喻三爷推测这邢先生有认识的人是他祖母喻老太太的故人。

邢先生笑笑,只道:“三爷不要奇怪,我就是晓得,随口问一声而已。”喻三爷是个沉闷的性子,不喜逮着人追问,便不再说话。

环池的游廊尽头植了几丛观赏的晚石榴,此时竟然还在花期,一团团一簇簇,花开如绣,嫣红欲滴,钟形的花萼夹着,驼铃里扯出来的绸子一般,那石榴树底下种了碧色的草坪,草坪上矗着一把阔大的白色太阳伞,伞下摆了白色的藤桌子、几把藤椅子围着。

隔着扶疏的绿叶,邢先生看见那藤椅上坐了一个女人。

喻三爷的脚步轻了,渐行渐近,之后,几乎停顿了……

此时已经可以很清楚地打量她了。

作者有话要说:原本打算用一些上海话的,但读起来实在别扭,不方便阅读。

因此,没看见上海话的大家就忽略吧。虽然地点在上海,但实际上关系不是很大,算是架空民国。

同步更古言魏晋文《谢氏风流》:

谢安:

我的人生乐趣是,

与夫人相爱相杀;

培育谢玄、谢朗这群“小玉树”;

没事找支遁谈玄,同王羲之往兰亭欣赏美景……

对于入仕,我一开始是拒绝的,希望朝廷另请高明,真不是谦虚。

朝廷说不行啊,一直派人来东山请我。我就借用了后人一句诗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毅然东山再起……<inputtype=buttonvalue=《谢氏风流》onclick=window.open>

基友娱乐圈青梅竹马甜甜宠宠的百合文<inputtype=buttonvalue=《你再贴上来我就抱紧了》onclick=window.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