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孟涛重新把目光投向手机屏幕的时候,又一行字出现在上面:“提取完成,本技术已经利用电波的方式融进你的记忆系统,你可以随时查看。”
要不要这么先进?当孟涛刚想起烯类降解酶合成技术,令他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大团自己从未学过的知识突然浮现在脑海里,除了文外,无数个化学分子式在脑海里闪现,最诡异的是这些分子式孟涛竟然无比熟悉,并且清楚的知道每一个分子式下一步的变化是什么,这种感觉无法解释,但真的很奇妙。
经历过短暂的震惊后,孟涛开始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翻阅这些知识,大约过了五分钟左右,他已经大致明白了这个技术的原理以及降解酶的合成步骤。
这个技术大概意思就是就是通过将一些物质通过生化技术合成一种酶,把这种酶按一定比例容在烯类物质中,这些由烯类物质所加工成的塑料到一定时限后,塑料中含的这种降解酶会自动降解,进而破坏烯类物质分子链的稳定性,最终达到把塑料在规定时间内降解的作用。
牛比,这玩意绝对能发大财啊!当孟涛想到这种降解酶的用途时,兴奋得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他想到了白色污染,那些令政府和社会头疼不已的废弃塑料袋和快餐盒。
塑料袋绝大部分都是聚乙烯或聚丙烯制作而成,由于烯类物质分子有极高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侵蚀,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很难自行降解。一个普通的塑料袋,需要八十年以上才能彻底降解,即便是在海水这种高盐度高腐蚀性的的环境里,也需要至少五十年。
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对于这种传统塑料袋已经禁止使用,改由新型环保塑料袋,但在华夏,禁止的却不那么彻底,各大超市商场市场仍在使用。
为了取代这种塑料袋,有许多相关企业开始用玉米、糠皮等物质制造容易降解的环保袋,但是由于成本太高,至今没有办法大面积推广。
这个世界性难题如今对孟涛来讲却不再是问题,他只需按脑子里的技术生产一种名为3号的降解酶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鑫鑫等三家废品厂被迫停产整改,孙耀武三人只能无奈的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供货商一批批流向信达却无能为力。
如今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的定金已经交了,但孙耀武他们不知道还应不应该继续下去,三个月时间,哪怕新控污系统装好验收合格,客户没有了有什么用?用脚丫子也能想出,姓孟的那个该死的混蛋肯定会在这三个月时间里不惜一切巩固市场,即便污水的事解决了,如果姓孟的在环保厅真有这么硬的关系,那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气呢,这怎么办?
孙耀武愁得头发一把一把掉,孟涛这段时间心情却不错,经过孙守旺密集的联系,鑫鑫等三家废品加工厂下面七十家收购站已经有四十二家和信达达成了供货协议,另外二十八家由于尾款还没结完,但已经口头上答应,如今整个荣阳只有一家废品加工厂,不卖给信达还能卖给谁?
现在其本上可以肯定,如果不出什么大意外,整个荣阳的废品已经算是被信达全部收入囊中了。
从开业到统一荣阳废品市场,信达只用了三个月时间,但孟涛并没有因此膨胀,他心里明白,自己主要是占了天时和人和的原因。若不是环保厅恰好有新条令要颁布,若不是有董建良帮着自己运作,若想干垮三家废品加工厂,时间最少得推迟一年甚至更多。
收拢了近五十家收购站,如今信达废品加工厂的废品量成数倍增加,人手和装备明显不够用,让孙守旺统计好叉车和废品压缩打包机等设备的缺口后,孟涛又抓紧时间引进一批。
至于人工方面,三家废品厂停产,这些工人也看出了厂子的前景堪忧,再加上信达优厚的待遇,纷纷辞职跑来信达应聘。
由于有常小军陈伟斌等人的教训在前,孟涛这次有些犹豫,他担心类似上次的火灾悲剧重演,外敌不可怕,最怕的是潜在内部的敌人,他们的破坏力绝对惊人,而且防不胜防。
但是目前人员紧缺,招新人还得时间培训和磨合,这些都是熟练工,招进来直接就能上手。思索再三后,孟涛最终绝决定招收这批工人。但前提是让卫军一定要做好信息登记和审核工作,凡是他感觉有可疑的一直拒用,调查好每个工人在以前厂子的职务,把这些工人打散后和原来的工人混在一起。
另外,孟涛又从保安公司雇了一批保安过来,增加巡逻流动岗,无论如何,绝对不能再发生上次类似于上次纵火事件。
开完会从厂里回到大院,已是晚上十点多钟,洗漱完,孟涛刚要睡觉,桌子上的手机突然响起一声信息音,孟涛拿起一看,不由一愣,竟然是来自把垃圾清理系统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