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雄心勃勃

三个菜加一盆老家的山蘑豆腐汤,这就是两人的午餐。

“孟老弟,老哥我多句嘴,今天你是怎么想的呀?”董建良放下筷子,一脸疑惑的冲孟涛问道。

经过这一年来的接触,孟涛虽然年轻,但给董建良的印象却很稳重,做事有分寸,但今天这事做的明显不是孟涛的风格,一巴掌下去等于打了市工商局、工商联和慈善基金会三家的脸,虽然他们动不了信达,但使绊子恶心你的能力还是有的,一个为富不仁、骄横无礼的帽子想给孟涛扣上并不难。

“我不想花钱给别人买包。”孟涛淡声说道。

“买包?”董建良一怔,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某公益机构炫富女事件到现在余波未平,孟涛对这件事看来怨念很深。

“苍蝇不咬人恶心人,老弟啊,小人难防,都在荣阳这块地上,花点钱能图个消停也不错。”董建良婉言劝道。

“董哥,我明白你是为我好,感谢,”说到这,孟涛话锋一转:“我还是坚持我的想法,至于慈善,我自己会做。”

“你自己做?”董建良神色一凝:“老弟,你的意思是自己成立公益基金?”

“对,”孟涛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我是这么考虑到的,我自己成立公益基金,然后建立监管机制,省略中间环节直接一步到位,这样效率高不说,我至少能知道我的每一分钱花到哪里去了。”

“老弟啊,你太理想化了,”董建良苦笑着摇了摇头,“基金会的建立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老哥你明白这里面的道道,给我说道说道。”孟涛站起来往董建良杯子里续了些水,笑着请教。

“现在华夏市值过亿的大公司有很多,但自己拥有公益基金的不足十分之一,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道德绑架,具体点说是道德绑架浇灭了这些企业做慈善的热情。”

看孟涛在仔细听,董建良接着说道:“大部分企业成立公益基金的初衷都是好的,担当社会责任,扶贫济困,当然,不可否认也有少数一些是哗众取宠。

公益基金成立后,麻烦事就来了,你会发现一夜之间冒出来无数贫困对象,全都是朝你要钱的,面对这些人,你需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去调查真伪不说,即便是都是真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给这个不给那个,给这个多给那个少,都会出说头,再经捕风捉影的一些不良媒体添油加醋一报道,你的企业一夜之间就会臭名远扬,名声坏了,产品自然没人购买,维持企业生存的产品卖不出去,后果可想而知。”

董建良这番掏心窝子的话一说,孟涛这才明白自己想的太简单了,他万万没想到做个好事竟然这么难,难到可以倾家荡产。

“董哥,听语气你吃过这方面的亏吧?”孟涛笑着冲董建良问道。

“唉,别提了,”董建良苦笑着摆了摆手,一番往事不堪回首的表情:“老哥我当年事业刚起来时,跟你一样的想法,达者兼济天下,可很快就弄得灰头土脸,好人难做,最后发现还是当个奸商舒服,谁他妈爱谴责谁谴责去吧。”

见董胖子一副妒世愤俗的样子,孟涛忍住笑说道:“那你现在怎么做?”

“捐呀,”董建良把嘴里的香酥鸡块用力嚼了两下咽下去:“不然你以为我这个优秀企业家称号哪来的。”说罢,董建良又狠狠的补充了一句:“爱他妈给谁买包买包去!”

“老哥前车之鉴,所以说老弟,这事可一定要三思啊!”见孟涛皱眉沉思,董建良怕孟涛执意往坑里跳,继续劝道。

“谢谢董哥,我还是坚持我的想法,成立公益基金。”孟涛抬起头,一脸坚定的说道。

“你……”董建良见自己说了这么多厉害孟涛还是油盐不进,不知道该怎么劝了。

“董哥,”孟涛给董建良点了一支烟,笑道:“人这辈子总得留点什么让后人记住,咱哥俩不说外话,说实话我这人有点小虚荣,所以,想试试。”

“至于道德绑架方面,”孟涛声音骤然变得铿锵有力:“他们这套对我不好使,老弟我说句狂话,信达从今以后,只卖标准,至于产品,那是卖着玩儿,有它不多没它不少!”

“好个只卖标准!”董建良被孟涛这句话煽的热血沸腾,一拍桌子:“既然老弟你决定了,老哥陪你玩一把,我放句话在这,你的基金一成立,我马上打过去五百万,p,老子让他们那帮伪君子看看,奸商也能做慈善,而且做的比他们好!”

“好,”孟涛端着杯子站起来,“谢谢董哥,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好,干了!”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