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有些诧异地看着我:“诶,可是芥菜饭也算是寒食节的传统菜肴了,禾智之前没有吃过么?”
我诚实地摇了摇头。
大叔看到后更觉诧异:“那禾智的寒食节都吃些什么呢?不会只有青团子吧?”
我有些无辜地眨了眨眼睛:“我以前连寒食节都不知道,还以为是清明节的另一种称呼呢。”
大叔听到这里似乎觉得更不可思议,看着我的眼神仿佛在确认我是不是在逗他。
我摇了摇头,语气也认真起来:“小的时候,爸妈忙着挣钱养我,陪我过的只有新年、春节和儿童节。有的时候,他们出差连元宵节和中秋节都是我一个人吃元宵和月饼。”所以今天无论是从大叔,博简还是卖面食的老板那里听来的习俗和故事,对我来说都是新奇的。
大叔看我的眼神一瞬间变的有些心疼,可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我可以想吃汤圆吃汤圆,想吃元宵吃元宵,而且只吃自己喜欢的味道。”我傻傻的笑了,大叔安慰似的拍了拍我的头。
他慢悠悠地开口讲道:“吃芥菜饭也是寒食节的一个传统,不过一般情况下也是要提前做出来的。说是寒食节特有的习俗倒也不是特别严格。我以前有一个温州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是在二月二的时候一定要赤龙抬头的。但是在咱们北方确实要在完了近一个月之后才开始吃芥菜饭,主要是因为咱们这里芥菜这个时候是最好吃的。”
“温州的芥菜是在农历二月二最好吃么?”我歪着头问大叔,感觉各地的习俗真的很神奇和有趣。
大叔想了想,语气倒不是很肯定:“是不是那时候最好吃我不确定,但是我那个朋友每到春天总是用芥菜蒸饭的习惯我倒是很熟悉的。那时候我还没结婚,和别人拼租在一个小房子里,我那个朋友整个农历正月都会待在家里一段时间,二月二龙抬头一过才会回来,回来的时候会给我们背回一大袋子芥菜。他说他要在家里吃完芥菜才能回来。”
我兴致勃勃地听着大叔说着朋友的趣事:“芥菜的话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很新鲜的蔬菜,小时候家里穷吃不上东西的时候都会在春天挖芥菜充饥,对我们来说,芥菜就是野菜,没什么可好奇的。但是那位来自温州的朋友却告诉我们吃芥菜可是很讲究的。还说和乾隆皇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乾隆皇帝?又是他微服私访时的故事?”说实话,很多民间传说都与这位皇帝的游历经历有关,在我看来乾隆皇帝应该是最爱旅行的皇帝之一。
大叔似乎察觉到我内心的想法,眉毛微微耷拉了下来,一副被破坏了兴致的样子。
我立刻调整了表情,笑着让他把从那个温州朋友那里听到的故事讲给我听:“我只是突然想到乾隆皇帝喜欢微服私访的爱好,并不是想吐槽民间传说的真实性。”我知道前两天那个对于香椿的拟人传说的吐槽给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的大叔不小的打击,所以在看到大叔有些沮丧的时候连忙开口安慰道。
听到我这样说,大叔才重新眉开眼笑,转述了从朋友那里听来的关于二月二吃芥菜饭这个和乾隆有关的习俗的民间传说。
下午在饭摊帮忙的时候,我和大叔说了博简在学校里讲的那些故事,最后感叹了一句博简还真的很会做面食。但是我却看见大叔的脸色却在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微微地变了。我觉得大叔似乎有什么事情瞒着我,我突然想起来我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和那位律师朋友取得联系了。
我定了定神再次看向大叔,却发现他又和平常无异般地坐在访谈的门口逗着大胖。听到我在后厨叫他,反手挂上了营业的招牌走了过来:“既然是寒食节,我们两个也做寒食给食客们吃。”
我有些好笑地看着大叔:“你准备做什么?寒食节的糕饼可不是我擅长做的菜,当然也不是大叔擅长做的食物。别忘了咱们俩唯一擅长的面食就是煮疙瘩汤。”
大叔的脸因为我的话红了几分,几秒钟之后立刻梗着脖子和我说他还是会做一些最基本的面食。我好整以暇地看着大叔,开玩笑畅想了一下今天的轻松:“做面食的话我可帮不上忙,如果今天只要负责收钱还真是轻松。不过就是可惜了今天洗的野菜,干脆一会儿我分给食客们吧。如果食客来了没有饭吃,我就实话实说告诉他们今天吃不上饭的原因是今天大叔非得逞能做面食,结果显而易见的失败,所以今天没得吃,抓把野菜回家煮煮得了,正好配得上清明节凄凉的气氛。”
大叔听着我的话,瞪圆了眼睛生闷气,不过很快还是笑了:“说的也是,做面食方面没了博简咱俩还真的抓瞎。不过既然提到了寒食节,我刚才确实想到了一种食物。”
“什么食物?不要告诉我是烙饼卷大葱。”我撇了撇嘴,并不相信大叔能想到什么我没听说过的寒食。
大叔瞧见我的样子反而咧嘴笑了起来:“那你一定听说过馓子了?”
“什么?”在脑海里搜索了半天这个名字,我都没有想到这个名字所对应的食物,最终只得摇了摇头,承认自己没有听说过。
大叔摸了摸下巴:“我就说,你这么喜欢吃甜食的人,如果不是因为你知道,怎么可能不吃这种甜甜的脆点心。但是我觉得你是应该见过馓子这种食物的。”
“那是什么?”听到大叔说脆点心,我顿时来了精神,连忙追问道。大叔本来想卖个关子,但是看到我急切的目光的时候还是做了简单的描述:“我不知道你在腊月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种用炸过的细面条,通常是很多细面条一样的炸圆条厚厚的盘在一起。面点摊卖的挺多的,闻起来就有一股红糖味儿。对了,菜市场里卖面条的大叔经常会放一些在玻璃柜子上,你去买饼的时候应该看到过。”
我按照大叔的描述回忆着,发现记忆里确实看到过这样的食物。刚过完公历新年,有一天早上我突然想吃炸糕,就跑到离家有些距离的菜市场找支摊卖早点的面食店的老板卖炸糕吃,看到了他摊位上摆着大叔描述中这种炸得金黄的细面条盘在一起放在他临时用来卖早点的推车上,走近了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甜味儿。我去的比较晚,这种食物卖的差不多了,只剩下零星的几包摆在玻璃柜台上。老板看见我,冲我招了招手,问我有没有兴趣尝尝,那时候我还是有一点害羞,又害怕别人嘲笑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摆了摆手拒绝了老板的提议,按照原计划只买了豆馅儿清甜的炸糕吃。
今天大叔卖弄似的说我这种食物,我才知道了它的名字—馓子。大叔描述的甜甜脆脆的口感也让我突然来了食欲,想要明天早上早起去早点摊那里买一些尝尝。大叔看出了我的好奇与跃跃欲试,便从兜里掏出钱让我去菜市场买一些回来。
“你推着小车去,多买一些,也分给来咱们这里的食客吃。估计像你一样没吃过这种点心的孩子还是挺多的。对了,顺便再买一些米回来,今天我还得多做一些芥菜饭。也到了吃芥菜的时候了。”大叔帮我将小车推到门外,有多掏了些钱给我。
“诶?我以为你的芥菜是要凉拌的。”
“凉拌?寒食节也不能给食客们吃冷饭啊。”大叔冲我招了招手,吩咐完我快去快回后便回到后厨继续处理那些特地订购的芥菜。
到了卖面食的格子铺,格子铺的老板正对着手机哈哈笑着说这家乡话,说话时眼角都带着笑意。
我敲了敲格子铺的玻璃窗,老板这才注意到我的光临,对手机另一边的人道别之后笑着和我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