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久违的铜炉火锅

杂烩饭摊 晨晨powa 5725 字 2024-04-21

我也不逼他,在饭摊帮工的经历让我多了不少耐心。火锅里的蘑菇已经煮软,吃到嘴里肉坨坨的很好吃。

他回避了我的问题:“我没想到你一直都记着我爱吃火锅这件事。”

“毕竟以前我们两个是好朋友。”我已经吃的半饱,吃饭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虽然说,现在不是了。但是关于你的很多事情已经刻进脑子里了,想忘也忘不掉。你约我出来吃饭的时候,我其实只是想要尝尝这家的味道。但是很凑巧这店里卖的是火锅,就像我想请你帮忙打个官司,你恰好是律师一样。”我把话题圆了过来,他却依旧不想正面回答一样。

他只是小心翼翼地问我是不是不可能恢复朋友关系。

我有些无奈地笑了:“那件事情之后,我发现我无法再去面对和过去有关的诸多联系尤其是当我知道对于他的死因只有我一个人被蒙在鼓里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被抛弃了。”

他有些着急,想要说什么,最终却泄了气:“他不想让你知道,一定有他的道理。他觉得你不知道才是对你最好。”

“你指的是这个么?”我挽起袖子,露出半年多前手腕上的伤痕给他看。

“我曾想过去那边问他。”

他在看到我手腕上的割伤的那一刻露出了惊异的表情:“你,你怎么能做这么傻的事情。”他想要抓过我的手看个清楚,却被我躲开了。

我重新放下袖子,平静地看着他:“但是我被人救了。我很幸运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在这里吃着好吃的火锅,从那之后我就发誓无论如何,这种傻事,我这辈子不会再做第二次了。至于他想瞒着我的事情,我会自己查出真相,迹是这结果有多不堪,我都会带着我想知道的真相好好活下去。”

他眼眶在看到我手腕上的伤口之后变得红红的,眼神里又是责备又是难过:“你这是成心让我吃不下东西。”

我摇摇头拿起了筷子,追逐铜锅里随着沸腾的水而上下翻滚的肉片:“给你看是因为想要告诉你把我从这种状况解救下来的人是桀灵,我欠他一条命。所以这一次我选择帮他,免得他以身试险丢了命。”

他依旧是眼眶红红的看着我,他还是和以前一样,遇到堵心的事情就吃不下东西。我把好不容易夹上来的肉放到了他面前的调料碗里,“看我做什么,吃饭。”

“我吃不下。”虽然这样说着,但是他还是吃了我夹给他的肉片,“你宁愿让陌生人帮忙,你也不愿意和我说你的难过。”

我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看着他喋喋不休地坐在对面自说自话,看着这样的场景,我不禁觉得时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人还没离开的时候。

那时候,我们几个总是在周末聚在一起,上学的时候就去学校附近便宜的火锅店聚餐,哪怕是后来大家挣了钱,却依然还留恋着校门口那家味道超好的毛肚火锅。只是后来一起聚餐的人越来越少了,一年后依然坚持每周都去吃火锅的就只剩下了我们三个。

那时候,我对面的这位大律师也像现在一样爱抱怨,一顿饭吃完,他这一周受得委屈,我们也大概知道了他上一周做了什么工作。

就像今天,从我手上的伤口到自第一次认识我之后,我做过的糊涂事,他都数落了一遍。我看着他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他说话的时候还在生气,语气也不复刚才那样温柔,但是我却看到了我记忆中的那些影子。

“想到了以前。”我喝了一口酸梅汤后平静地说道。

听到我这样说,他突然脸红了,低下头安静地吃这碗里已经有些凉的涮肉。

“所以你要不要帮我。”我重新问了同样的问题。

他停了下来,低着头答非所问:“其实那个救过你的大叔也为同样的事情找过我。”

我和朋友把吃饭的时间约在了距离饭摊很远的一家火锅店中,店里的特色是传统的铜炉火锅。路上有些堵车,我到店里的时候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一些,看见朋友正百无聊赖地看着菜单。听到推门声时朋友看向了门口,看到是我的时候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起身和我打了招呼。

他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并没有穿三件套,不过身上的休闲妆和布洛克鞋一看价格就相当不菲。他走到我身边帮我拉开椅子,还是和以前一样的绅士作派。

“好久不见。”他走回自己座位时和我再次寒暄。

我微微颔首后便翻开了菜单,其实这次过来之前我已经预想到自己见面时会有多紧张,毕竟是很久没有见面的人,更何况我们之间还为了那件事情有着很深的嫌隙。我低头看向菜单,想起大叔之前推荐的特色羔羊片和羊上脑,又随便点了几样素菜把菜单还给了服务员。

“不点土豆片呢?”对方拦住服务员想要再加一份土豆片的时候被我阻止了。

“这是传统火锅,汤要清才好吃。”

这家火锅店最大的特色就是传统铜炉火锅,最讲究汤清味鲜。店是大叔的一个朋友开的,羊肉是从内蒙古包了一个牧场直接供应的,大叔说羊肉的味道特别好。大叔知道我约了朋友吃饭,边推荐我来这里尝尝味道。

虽然现在大多的火锅都是一人食的小电锅,干净又卫生,但是我还是钟情这烧炭的铜炉火锅,总觉得那烧炭加热的火锅涮出来的味道更为地道。

黄铜铸的锅子里加水加到八分半,切葱段和鲜姜片,烧了热炭放入炉筒内,静待锅里的水烧开后才能加料。涮羊肉的锅底最讲究清,不能加土豆片之类的材料浑了汤底,影响了食材的味道。

大叔给我介绍这家火锅店的时候曾经问我认为火锅出现的缘由。我理所当然地认为火锅应该是好打猎畜牧的女真人,随着入主中原带来的草原美食,所以火锅出现在清朝。为此我还想到了一本清朝的《随园食单》,里面曾经出现过火锅的名称,袁枚曾在里面写过039冬日宴客,惯用火锅’,让我以为火锅是清朝才有的美食。

但是大叔却笑着说我的说法想是管中窥豹。事实上清代的火锅并非现在吃的清汤火锅,更像是煲在火上不会熄灭的街边麻辣烫。做法确实也非常相似,清代火锅的做法就是取一大砂锅,将所有食材不分先后,同时下锅来煮,大家围坐在一起想吃什么就从锅里夹什么,形式和现在的街边一元钱一串不分荤素,随意自取的麻辣烫很相似。

这种煮锅出现的原因是因为那时候冬天很冷,为了不把食物放凉了,只能靠着这样的办法一直加热食物。清朝初期的火锅,相对于涮(食材切薄,在沸水里摆熟捞出)更像是长时间的煮烂,所以并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火锅,而且不讲究搭配的后果就是整锅的菜极容易串味儿,想必那时候的火锅是没有现在这么美味的。大叔嘲笑我看书没看全,他说虽然冬日宴客,惯用火锅确实是袁枚所著,但同时他也吐槽不同食材不分火候不讲搭配一锅乱煮,实在暴殄天珍。

“我觉得现在煮火锅也一样啊,我吃火锅时也不怎么讲究的。而且我也觉得路边的麻辣烫摊味道很好。”我笑着回忆大学时很流行的路边美食。

“还真是好养活。”大叔感慨了一句,边开始和我讲起了涮这个动作其实在宋朝之前就已经广泛存在了,“只不过后来被一个宋代不得志的词人记录在册了。”

那位不得志的词人叫林洪,曾在武夷山内吃过涮兔子。那时怀才不遇的林洪去武夷山参禅道,回程时遇到大雪封山,只得留在寺庙中等待雪停。误打误撞地在树林里抓了只兔子却不知道要怎么做才好吃。武夷山内有位‘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的禅师不戒酒荤,不仅告知了林洪烹兔的方法,还毫不介意地和林洪分享起美味的兔肉。

后来林洪在自己写的《山家清供》中还特地描述了这段故事:“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一筋,令自筴入汤、摆熟、啖之,及随宜各以汁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切片,煮汤,涮肉’。

这就是涮肉的雏形,林洪将这种烹饪方式命名为“拔霞供”,因为肉片在这摆熟的过程中,会慢慢生出好看的云霞色(就是变白)。后来这039拔霞供039涮肉从山野间传入市井,宋朝的沸水烹饪也不单单只是焯或氽两种方法,摆熟,即“涮”开始流行于餐桌之上,这种烹饪方法被宋朝的吃货们熟练运用之后,食材也不拘泥于兔肉,其他肉片与菜蔬也尝试着一涮而熟,蘸酱食之,发现特别美味,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我们现在吃的“涮火锅”。

想着前两天我和大叔关于涮火锅的讨论,我不知不觉地笑了出来。

“想到什么了?这么开心?”对方在我眼前摆了摆手,我才回过神来。

还没等我组织好语言,服务员就把火锅用的铜锅和蘸料搬了过来,还端过来了一句酸梅汤。“这个是这位客人刚才点的,现在才熬好。”服务员笑着向我解释,并且帮我们从罐子里一人倒了一杯。

服务员走后,我们依旧是想刚才那样相对而坐默默无言,本来想也给他讲讲火锅的起源缓解尴尬却在抬头看他的那一刻大脑在此一片空白,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看向了刚才服务员端过来的蘸料,用韭菜花酱在麻酱中勾勒出铜铸火锅的外形,显得非常有创意。律师朋友问我是不是常过来吃饭,我摇摇头:“这个是我第一次过来,不过确实和想象中一样讲究。”

一直听大叔说他开火锅店的这位朋友很讲究,这次过来亲眼见到还真是名不虚传,涮锅用的火锅还真的是传统的铜铸火锅,看起来绝对不是随便对付的便宜货。只是不知道被大叔盛赞的羔羊肉片吃起来味道怎么样。

喝了一口刚才送过来的自制桂花酸梅汤,顿时觉得这自制的味道确实不一样。桂花的香,乌梅的酸和冰糖的甜互相影响,又相互融合,喝到嘴里带着桂花的香气微微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