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食物的储存方法

杂烩饭摊 晨晨powa 5576 字 2024-04-21

我耸了耸肩膀,知道此时说什么都已经没用,于是按照大叔刚才说的步骤和大叔一起将切好的鲤鱼片放在干净的不锈钢盆里撒上一层粗盐,又抓了抓让盐的味道均匀附在鱼片上,之后就是和大叔把鱼片拎出来用最小的案板附在上面把水压出来,反复了几次后铺在了坛子底部。至于蒸米饭,虽然没有茱萸、陈皮一类的香料,但是白酒倒是有不少,拿来了大叔常喝的白酒倒入蒸熟的米饭,搅拌好后放在了铺在坛子底部的鲤鱼片上,等到这一坛子全部装满的时候,案板上几乎已经没剩下什么鲤鱼片了。我们没有竹叶,只好用胶带将坛子封好,等着第一批红色的汁液渗出。不过等待就四大叔的工作了。忙活完鲊的制作,看了一眼挂钟已经过了开摊的时间,匆匆忙忙挂上营业招牌,我开始用了我最熟悉的方法盾红烧鱼。

用盐和料酒将鱼块儿腌好,利用腌制的时间切好蒜片,姜片,葱花和辣椒圈。热锅烧油,将腌好的鱼肉放到热油当中煎成金黄的颜色,捞出来,重新在热油里呛葱姜蒜的味道,之后将刚才煎好的鱼块儿回锅,再翻一个过儿倒上凉白开没过锅里的鱼块儿,倒入料酒,调小火候慢慢炖着。随着门口的风铃‘叮叮’的响起,终于在饭摊第一个食客赶来前做出了今天的晚饭。

食客进来的时候问饭摊里怎么有一股鱼腥味。大叔和他说即今天吃鱼的时候,他显得有些兴趣缺缺。

“怎么了?不喜欢吃鱼么?”大叔问他,“很少看你露出这样不太高兴的表情。”

食客皱了皱鼻子,指着自己的嗓子:“小的时候被鱼刺卡到过,把我妈给吓疯了。抱着我就往医院跑,连鞋都没穿。后来医生帮我把鱼刺从嗓子眼里取出来的时候,我妈才意识到自己没穿鞋,一路上跑过来脚都给地磨破了。后来是借了值班护士的拖鞋一瘸一拐地抱我抱回家的。对于鱼刺卡在嗓子里有多疼我已经记不大的了,我唯一能记得的就是我妈抱着我跑到医院的时候那一路着急的脸色。后来因为这件事情,我们家都不敢吃鱼了,就算是吃鱼也是我妈先帮我把刺儿给挑出来,就怕我又被鱼刺扎着。”说到这里,食客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

“我来大叔这里吃饭一年多了,今天还真的是第一次吃到鱼呢。前些日子听到同事说大叔这里经常熬鱼汤,我就没过来。没想到,左躲右躲还是躲不过这道鱼。”食客皱着鼻子笑了起来,“您别看我这么大了,到现在,我过节回家,爸妈也会特地帮我挑鱼刺。我家的择偶标准也是能不能一辈子帮我挑鱼刺。”

“那次卡鱼刺是真把你爸妈给吓着了。”大叔听完食客的故事也笑了出来,“不过我有些好奇,这么多年你独自在外,该不会从来没有吃过鱼吧?”

食客点了点头:“我一般都会比较小心,而且就算想吃鱼,也有鱼丸、鱼豆腐这种带鱼的味道的食物可以解馋。再说了,大千世界,水里又不只有鱼一种生物,还有好吃的虾啊、螃蟹啊更好吃的东西可以吃。再说了还有鱿鱼可以吃啊,由于没有刺。”食客说的理直气壮。这时候我已经把红烧鱼和炒圆白菜端到了桌子上。

鱼块吃透了汤汁,泛着诱人的焦糖色泽,味道也是让人觉得食指大动。食客小心地用筷子将鱼肉分开,一点点地择出里面细小的鱼刺。可是即使这样,挑出鱼刺之后,食客依旧是非常小心的小口小口吃着,大叔似乎也被这种紧张的情绪所感染,坐在离食客不远的地方,大气儿都不敢喘。

一顿饭吃的漫长又小心翼翼,最后当食客将盘子里的鱼吃完的时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看着大叔有些疲惫地说道:“叔,以后咱们可千万别再做鱼吃了。”

这一过程大叔看的也是心有余悸,他点着头答应了这食客的请求:“好,虽然不能保证以后不做鱼吃,但是大叔可以向你保证,以后你赶上店里吃鱼的时候,叔单给你做别的吃。看你吃鱼我都快产生心理阴影了。”

笋子吃完了,春天的风起雨落开始了,不爱看天气预报的我在饭摊里放了一件一些厚度的大衣,免得突然变了天气没有御寒之衣。不过平常在饭摊的后厨忙活,烟熏火燎再加上现在的天气,让我提前换上了短袖。

前一阵子大叔迷上了垂钓,在发现屡次钓上来的战利品不过是巴掌大的小鲫子的时候,大叔彻底放弃了用他这爱好好养活饭摊的妄想。他干脆放弃了鱼竿让我去菜市场的鱼贩子那里买鱼。

因为大叔自放弃钓鱼之后几乎无时无刻不再吵着要吃鱼,我特意在大叔宣布放弃钓鱼的那个周末早早来到了饭摊,约着大叔一起把从鱼贩那里订的鱼拉回饭摊。

鱼贩提供的是肥大的鲤鱼,他给每条鱼称好重量,然后逐条放进硕大的黑色塑料袋里。

我们虽然拉回鱼的时候刚刚错过了午间新闻,但是等到把所有的鱼都收拾干净,饭摊也该开门了。索性今天是周末,食客不多,开摊的时间也可以错后一些。

刚才收拾鱼的时候,我曾问大叔最喜欢什么样的烹鱼方式,大叔说怎样都好,最喜欢能够保留鱼原来鲜味的菜式。我开玩笑地说了生鱼片,大叔的眼睛却突然亮了起来,问我听没听说过鲊这种吃法。我摇摇头,好奇地听着大叔给我解释这种我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菜式。

“也是以前食客告诉我的。”大叔得意洋洋地笑着。

“您这里的食客还真是好聊天呢。”

大叔搓了搓手笑着承认:“嘿嘿,老来我这里吃饭,自然而然就熟悉了。熟人之间畅所欲言,说的最多的就是他们家里的美食,有些我提供者很吸引我,就特地和他们打听了他们家乡最地道的烹饪方法。闲暇的时候尝试着做一做,有的时候有些食客不会做饭,只能描述个大概,这种的就比较麻烦,还要去找食谱,还不见得能做出地道的味道。”大叔说着可惜地摇了摇头,“可即使这样,我还是挺想把那些我都没听说过的菜肴好好学着做一遍,让那些想家的孩子带一些回去。一开始,有些孩子还挺不好意思的到,但是时间长了,也大着胆子和我说了一些家乡的美味。如果最好了,也是让我大饱口福,所以我特别爱和他们聊天。”大叔这么说的时候,脸上笑得特别满足。

我看着大叔忍不住吐槽:“所以从你来没有做过成本核算,赔本赚吆喝说的就是您的039无私039。”

大叔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话也不能这么说,虽然是一种饮食方式也是做厨子的职业素质,而且在饮食上花的钱叫美食投资,不能计算成本的。”

我哼了一声,不打算和他辩论下去,继续低头仔细处理鱼鳞,不过突然想到还没有问大叔这鲊到底是什么东西。

“就是腌鱼腌肉的另一种做法,南方吃的比较多。主要是南方水多,鱼米之乡虽然捕鱼方便却不容易储存,古代的储存条件又没有现在这么便利,没有冰箱可以冷藏冷冻,而了避免食物变质,只能对食物本身花心思。就光我知道的春心方法就不下五种。亲种一种方法我是在云南的时候亲眼所见并且好好的亲手尝试了一下,感觉非常有意思。那时候我帮朋友办一件事,住在当地一户老乡家里。那时候刚好是在腊月,为了让来年也有肉吃,村子里每家每户都在赶制琵琶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