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完全失控的脸,李一鸣知道他们又抓错重点了,这些人有时想太多,有时想太少,都是教育出问题。
看着李一鸣有点不高兴的样子。
大家也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目光同时落在那碗里。
“那一鸣同志您快吃吧!我做出来到现在正好十分钟,已经不烫了,这个温度正好养胃。”张怀德示意着桌上的盘子。
十分钟这么精确?!
“我们张怀德同志鼻子非常灵,洗过的盘子都能闻出装过什么菜!”夏书家说道。
李一鸣笑了笑,果然我们国家就是厨子们厉害,应该让大家都好好学厨艺,基本生活技能应该从小培养,这样到哪都饿不死了。
“您快吃吧!凉了味道就差了!”张怀德很激动,多年之惑被一鸣同志一句话给开解了。
李一鸣点点头,他确实也饿了,坐下来准备吃面,面很香,上面好多肉,还有笋片和虾仁,点点绿光是葱花,看起来就好吃。
拿起筷子看看下面这托盘:“现在没有那种里头带凹槽的盘子吗?这种容易滑掉吧?”
“呃”张怀德站在一边想了想,“好像没有,我们都要训练的,端盘子要稳,我平时要求还是比较严的。”
李一鸣看看他:“训练当然是需要,不过有时候东西改进一下,生活更方便,陈处长有没有提到捕苍蝇笼子的事?”
“啊?捕苍蝇的笼子?”张怀德摇摇头,看向夏书家,夏书家也摇头,“没听到他说。”
没说?李一鸣放下筷子,又拿过纸笔,在上面又写又画了几个东西,把纸交给张怀德:“餐厅能用得着的几个,我画这里了。”
“这盘子”张怀德仔细看着这纸上的几个新鲜玩意。
“餐盘,以后给人用这个,上面标着哪装饭哪装菜,四菜一汤标准盘。那个是捕苍蝇的笼子。你们学着做几个,已经在两个宾馆用上了,很好用,解决很多卫生问题。
对了,这些如果给老外看到,你告诉他们都已经有专利了,他们要的话,我们可以给他们出口。”
张怀德激动地收起这张纸:“一鸣同志放心吧!”
李一鸣拉开门,门外站着张怀德和夏书家。
张怀德一身雪似的白袍,头上戴个白帽子,小心端着一个圆托盘,上面放着一个大碗,热汽腾腾还香喷喷,夏书家站在门边举手正要敲门。
看到门突然打开,两人都吓了一跳。
李一鸣看向张怀德,这老同志表情虽然有吓到的样子,但手上的盘子却纹丝不动,很厉害啊!
这如果不是手里有功夫厨子,就是个久经沙场的厨子。
张怀德心情激动地看着李一鸣,这少年在他眼里就好像春天的菜园子,满满茂盛的生机:“一鸣同志,我叫张怀德,管理厨房的。”
李一鸣笑了笑:“上课时你坐在第二排右边第三个。”
张怀德愣了下:“一鸣同志记得我?”
“嗯,你身上油烟味很重。”李一鸣说道。
张怀德叹了口气:“是很重,我这人鼻子又太好使,总觉得自己身上带着几十道菜过日子。”
“一鸣同志,已经快两点半了,您中午都没吃饭,我们”夏书家小声开口。
李一鸣让开身子:“进来吧!”
张怀德端着盘子进屋小心地放在桌子上,转头笑着开口:“我问了下陈处长,说您喜欢骨头汤面,这是我亲手下的!”
李一鸣看看他,没说话。
“张怀德同志,他是国家特级厨师,给不少中央首长都做过菜的!”夏书家赶紧介绍,不知道一鸣同志这时沉默是觉得这面太简单还是因为感觉太浪费。
“我做的菜,首长们都很喜欢!”张怀德很自豪地补了一句。
听到这,李一鸣兴趣来了,仔细看着张怀德问道:“是哪些首长?”
“那可多了!首长们经过杭城都在这里吃饭,我都是主厨的!那个有主席,总理”
张怀德立刻报了好几十个名字,一大半都过世了,一小部分李一鸣没听过名字,只有三个他在电视里头听过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