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薄纸

飞越三十年 大茶碗 2598 字 2024-04-21

“现在嘛,我们看结果,这公司并没有取消掉新产品,而是两线并存。

百分之三十的人喜欢新品,老产品也兼顾了旧地盘,这不是很好吗?至于大家都说他失败了,取笑他什么什么的,有什么关系呢?”

李一鸣想起互联网时代的注意力经济,那时的人不但不怕丑闻,还要刻意制造丑闻,不也是同一回事,只是现在没人提什么注意力经济的概念罢了。

反之,如果这件事真是个失败,那么为什么这个郭士达不下岗去当演员呢?

“没关系?”

“反向宣传控制得到好的结果。你看,因为它犯了这个错,所以所有的媒体都在给它做免费宣传,不知道多少本来不喝它可乐的人会去尝试一下,说不定本来只要一瓶的还会买两瓶来个对比

还有,这种话题很受容易就传到欧洲这种地方,在那里市场又会是什么样显而易见的,总之我估计到现在,它早就把之前投进去的广告费给赚回来了。更不用说这种事还会被记到什么经典案例,被人反复一次次提起,这也都是宣传,还不用花钱!要知道这家公司每年都要花几亿美元才能卖出这些糖水,现在至少省几千万,大家都知道它家有两种口味的可乐,一种适合保守的人,一种适合新潮的人,多妙的一招!”

李建国牢牢记下儿子的话,最后的结论是:“这些报纸说的是什么不要紧,关键是你得懂得看。”

李一鸣平静地点点头:“没错,就这个意思,爸,你强调一下,我可以这么分别,别人也是这样分析我们的报纸的。所以很多东西上报纸要谨慎,”

李建国不自觉地点了点头,儿子能从这个可乐的调查里头看出美国人那什么百分比,反过来,美国人也可能从某个什么报道里头分析出中国的很多秘密情报。

说到这李一鸣反而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这有点难办,因为很多人写东西都不带脑子,瞎说大实话,会造成什么后果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李一鸣不知道像美国这种天天说自己有超级英雄的国家真的有没有特别的人种,但就算是没有,人家也已经有了科学分析的方法论,有计算机有数据库,很容易就可以通过一些资料了解到更深层次的东西,顺便加以利用

建国同志低头沉思,这显然也是要重点汇报的内容,感觉好像每件事都得重点汇报。

李一鸣看报纸不是只看一张,是结合整个时代各个角度分析作者立场去看的。

他甚至连报纸中的广告都没放过,这都是信息,装进脑子里随时就可以用上。

有的就直接和已经有的资料开始关联对照分析。

就比如李一鸣刚刚给父亲的那张七月四日的纽约时报,上面除了一些美国国庆日的报道外,还有一篇名为《美国商界一百年来最重大的失误之一》的专题,夹在整版关于可口可乐的报道之中。

而前面同样是纽约时报,四月二十三日的上面就有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它们推出了新的配方可乐,号称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

连续看了很多报纸,都能看到可口可乐的广告,真是花钱如流水广告打得飞起,可惜这个尝试是失败的。

换配方这个想法是从三年前就有了,并不是可口可乐公司心血来潮觉得这玩意用了一百年也应该换了,而是因为百事可乐天天在挑事说年轻人更喜欢百事的口感,可口可乐必须面对挑战。

新配方的可乐去年研发出来,新饮料采用了含糖量更高的谷物糖浆,更甜、汽泡更少,柔和且略带胶粘感。

但更换百年配方毕竟是天大的事,为了万无一失,万名消费者参加的口味大测试,在众多未标明品牌的饮料中,品尝者仍对新配方“感冒”,新可乐以61比39的压倒性大多数战胜旧可乐。

正是这次耗资巨大的口味测试,促使可口可乐下决心推陈出新,应对百事挑战。市场人员估算可以每年增加百分之一的市场份额,那就是两亿美元。

可口可乐是美国精神符号之一,换配方事关重大,而且也必须做成大事件来营销新产品。

为此可口可乐公司在今年四月二十三日开了个发布会,向全世界通告改变了它们那个用了99年的配方。

但实际上很快他们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天天有抗议电话进来,抗议“可口可乐放弃了美国精神”,说“他们被可口可乐背叛了”。

一个月几千个这样的电话让可口可乐公司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