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县令姓姚,是成都府辖下的平武县的县令,因平息民乱有功被特许进京述职。
很是巧,这位姚县令早年有一个女儿,在他去任上的时候失散了,而卖花女的开容颇有他那个失散女儿的影子。
无巧不成书,卖花女还真不是卖花郎亲生的。
因着形容相像,也是可怜卖花女的遭遇,也是为了安抚病重老妻,于是姚县令便认了卖花女为女儿。
这,便是“姚氏”的来历。
既然认了女儿,姚县令自是不能让姚氏的苦姚氏回了京城便派人约了陶缶,让他管教好家人。得知情况的陶缶怒极,便回家杀了薛氏。
杀了薛氏,陶缶成了杀人犯,于是便奔走逃亡。
不过,这里暂且没有姚氏什么事。
姚氏成了官家女,自然是不能与人为妾的,姚县令便把她从许家要了出来,想要带她去京外生活,也是避家她和陶、薛两家重新开始的意思。
姚氏虽然不舍陶缶,却也对重新开始的生活充满希望的。
却是,她愿息事宁人,别人却是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