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机上的跑步软件计时器,沈奇不敢相信啊:“这么吊,16分18秒!体育升到4级后,我的5000米pb缩短了1分钟以上,这只怕是个假成绩吧?来,再跑一轮5公里……算了跑不动了,回去睡觉,随缘。”
次日,礼拜天。
体育场来了不少观众,男子女子的5000米、1万米决赛都在今天进行。
在看台一角,聚集了一百来位数院的师生,数院的正副院长都出国学术交流了去了,一位老头带队,为数院的长跑健儿们加油助威。
老头姓龙,是数学系的主任,他对身边的一位胖子说到:“小孙啊,这个沈奇很不错嘛,德智体全面发展,完全可以作为新时代的学科带头人来培养。对了,沈奇提前修满10个高代学分的申请,我已经批准了。”
孙二雄笑道:“这小子的精力太旺盛了,看来我给他出的题还不够难。”
龙主任望向起跑线的方向,问到:“这个男子5000米决赛,我院共有几位健儿参加?我就认识个沈奇,其他同学不是很熟悉。”
“龙老师,您不熟悉是正常的,我院就沈奇一人进了决赛。”孙二雄说到。
龙主任又问:“这样啊,那物理学院有几位同学进了决赛?”
“两位。”
“你们当教授的,也不要天天逼学生读书做题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数院学生搞体育运动,不可能比物理学院更差吧?”
“龙老师,物理学院不差的,自从我退役后,数院打篮球、踢足球,从来没赢过物理学院。球类、田径并不是数院的优势体育项目。”
“那我院的优势体育项目是什么?”
“围棋、国际象棋、桥牌。”
“……”
沈奇在跑道上等待发令枪响,男子5000米决赛即将开始。
他眼尖,发现了看台一角的数院亲友团。
龙主任来了,孙教授来了,室友们来了,数学系的同学们基本都到位了,就连欧叶这种深居简出的宅女也来到了现场。
“抗木翁!抗木翁!”沈奇握拳振臂,面向数院亲友团的方位大喊起来。
“沈小奇,最神奇!”
“沈小奇,最耐力!”
“沈小奇,够够够!”
以周雨安为首的学生助威团有节奏的呐喊口号。
龙主任很高兴:“数院这届大一新生很有活力,非常棒!”
周雨安对身边的欧叶说:“喂,打call啊欧叶,给你的男神打call,你咋不喊呢?要大声喊出来的,你会不会?”
欧叶:“go。”
沈奇终于完成了论文《三维超复数的一种解法》,检查一遍没什么问题,投稿。
往哪里投?
当然不能投给ann-ath或者acta-ath,沈奇写的是中文论文,还没翻成英文。
就算翻成英文,ann-ath、acta-ath也而不可能收沈奇的稿件,沈奇自己也清楚,目前他的论文水平无法使国际上的顶级数学期刊动心。
所以先投国内的数学期刊吧,沈奇锁定目标,浙大主办的数学刊物《数学研究报》。
沈奇将《三维超复数的一种解法》的tex文档转化为pdf格式,发邮件给《数学研究报》编辑部。
在邮件正文中,沈奇大致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身份背景和学术研究成果:“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燕大数学系大一学生沈奇,曾在《数学创新报》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即刊登在《数学创新报》第x卷、第x期的论文《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的一些新解法》。”
自我介绍这么几句话足够了,沈奇好歹是发表过论文的人,这点非常关键,他拥有一定的学术资本,并非白纸一张。
虽然《数学创新报》都没被sci收录,但没关系,沈奇目前是个学术新人,只要曾在国内期刊哪怕是普刊上发表过论文,再次投稿至少能让初审编辑多看几眼。
《数学研究报》的学术地位较《数学创新报》有所提升,至少人家属于国家核心期刊,sci的影响因子为0302。
if只有0302太low了?
low就low吧,数学家们根本就不稀罕if。
全中国没有一家数学期刊的if超过1,最高的是中科院的《数学学报》,if为0578。
世界范围内,诸如ann-ath、acta-ath这样的顶级大牛,if也是长期徘徊在25-4之间。而行业内的平均值是1-5,这里的行业内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期刊,以及综合性期刊。
数学期刊的if为何如此低?
丘成桐先生用一句话进行了精辟概述:“好的数学论文必然被极少引用,因为没几个人能看懂。”
根据if的计算公式,三年内的引用次数决定了当年的影响因子if。
好的数学期刊、真正有料的数学论文,读者看都看不懂,还引用个毛线呢,所以数学期刊的if普遍较低。
如果你写的数学论文被大量引用,原因只有一个:你写的太肤浅,水平太烂。
《自然》、《科学》为啥被引用的次数多,因为它们是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学物理的,学化学的,学生物的,学工程制造的……各行各业的人总能在《自然》、《科学》上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
读者基盘太过庞大,读者们疯狂点击《自然》、《科学》,这两家期刊长期霸占点击榜前两位宝座,if在30-40之间,有段时间一度飙升到接近50。
人家绝对没有刷数据,这是真实数据,《自然》和《科学》是面向普罗大众的科普读物,即便是一般读者也能看懂其中的部分内容。
而数学圈子是个小圈子,所以还是那句话,数学家们不稀罕if,你们爱看不看,爱引用不引用,离我远点,智商太低会传染。
沈奇通过邮件形式将论文的pdf版发给了浙大的《数学研究报》,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如果pdf版的初审通过,编辑一般会要求作者提供可排版的tex文档,然后进入同行评审、编委会终审等环节。整个过程将持续2-3个月,甚至更久。
是这样的,数学论文的审稿工作就是这么久,同行专家们也得认真推导计算作者的论文。
数学又不像自然科学,附上一堆实验数据和图片,有图有真相,是对是错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