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章 约谈

沈奇将一份文件递到许维妮面前,这是他的反馈意见稿:“许编辑你看,我写的很清楚,特定情况下,此问题可转化为等价的半光滑方程系统的无约束最小化问题。”

许维妮:“嗯哼?”

“所以你认为我错了吗?”沈奇问到。

“来,喝水。”许维妮拿起沈奇的纸杯,给他续白开水。

“谢谢。”沈奇接过水杯,又道:“审稿人在评审意见中,并未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给出了一种新算法,让我按照这种新算法进行大修,这我就有点不服了。打个比方,我买了部奔驰送你,你却跟我说,不要不要,我不要奔驰,奔驰有毛病,有问题,不安全,我要的是宝马,宝马又靓又安全。”

“那请你明确告诉我,奔驰哪里有毛病,是底盘问题还是车身问题?是气囊质量不过关还是刹车失灵?”

“我连问三次,只求得知真相,加以改善,让你开心,给你安全。但是,你三次的回答如出一辙,不要不要,我不要奔驰,我就要宝马,你必须给我买辆全新宝马。”

“换作是你,就问你气不气?”沈奇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跟许编辑讲道理。

许维妮其实也不是很了解沈奇论文的论述逻辑,毕竟专业方向不对口,但她听懂了沈奇的比喻:“真有男人送豪车给我,bba级别的,管他奔驰还是宝马,先上车,开走再说。”

“这……你竟然是这样的许编辑?”沈奇无语了。

“但是,写论文不是送豪车给女孩子,哄她们开心那么简单。”许维妮看了看手机,起身说到:“沈奇你先休息会儿,我手头临时有点工作要处理,等会儿我同事会进来和你继续洽谈论文事宜。”

“哦。”沈奇有点不开心,你把我约来,关于论文中的学术细节问题,一个字都不谈,尽扯些流程啊、规矩啊之类比较虚的玩意。

观察力敏锐的沈奇通过一些试探,他看出来了,许编辑不是很懂自己的这篇论文,她就是个中间人,居中协调而已。不能跟审稿人当面对峙,编辑又给不出说法,你说咋整吧?

过了会儿,进来一位中年男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看上去成熟稳重,有种成功男人的从容气质。

“沈奇你好,我是许维妮的同事,负责论文审核。”中年男子说到。

“编辑老师你好。”沈奇不知此人姓甚名谁,应该也是位编辑?

中年男人不磨叽,他开门见山的说:“沈奇你的论文我看过了,我只问一个问题,你算法的局部收敛速率取决于势函数的广义雅可比矩阵,那如何得到q-超线性的局部收敛速度?”

沈奇为之一震,发型稍显凌乱。

许编辑在专业领域的学术水平一般,但这位男编辑,绝对是位高手!

“国有国法,队有队规。”

“沈奇,你以为燕大田径队想来就来,想走便走?”武老师掷地有声的说到。

“不好意思武老师,我为我昨天的无礼行为道歉。”沈奇也意识到,昨天不打招呼就跑掉,是不对的。

坦诚相待是人与人交往最基础的素养,沈奇直说了:“武老师,我一跑步就会产生数学灵感,然而灵感这种玩意稍纵即逝,所以我需要在第一时间记录灵感,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嘛。”

“虽然我是体育老师,但我的数学并不差,我很尊重数学家。”燕大学生以学业为重,武老师可以理解。

武老师也知道,这支田径队的大多数队员在体育和本专业之间,最终会坚定不移的选择本专业,并不想成为职业运动员。有些学生以田径为业余爱好,玩票能玩出职业水准,那是他们的本事。

有本事的学生不可逼迫他们,需顺其自然。武老师跟沈奇约法三章,第一,找灵感没问题,但跑路之前要打招呼。第二,来了就好好训练。第三,不要求沈奇你天天来,至少一周来三天,一天的累计训练时间不少于3小时。

“能做到吗?”武老师问到。

“理解万岁。”

武老师仁至义尽,沈奇没理由不选择尊重,他今天不跑路了,留在队里训练长跑,一练就练到晚上八点。

体育经验值+1

+2

通过武老师的专业辅导,沈奇体会到看似简单的长跑,也是有技巧的。

途中跑时,脚着地缓冲需要尽量减小阻力,降低水平速度的损失。

因此脚着地时,大腿要积极下压,迅速屈踝、屈膝、屈髋进行缓冲。

脚尖应时刻正对跑进的方向,避免内偏和外偏,这在长跑中非常关键。

武老师算了组数据告诉沈奇,如果脚着地时外偏20度,脚长28厘米的运动员,则每一步要比不偏者损失168厘米。若运动员的平均步长为18米,则1万米要多跑93米,接近四分之一圈,很恐怖的。

沈奇秒懂,也悟出两个道理,第一,不管是外八字还是内八字的人,都不适合从事长跑运动。

第二,谁再说体育老师数学不好,我沈奇跟他急。

数据化的田径,定量化的跑步,这很合沈奇的胃口,今天的数学灵感并未记录下来,但沈奇找到了一种有趣的玩法。

晚上回到寝室,沈奇收到一封新邮件,《数学导报》编辑许维妮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