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得知自己的数学本科学位答辩申请已获批准,答辩的具体时间未定。
数院的官方通知是,这学期之内肯定给沈奇一次机会。
“万一连本科答辩都过不了,那就糗大了。”
沈奇有这个担忧,就算《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解析》被《数学导报》收录,答辩组同样有权利不给他通过答辩。
“压力山大,发泄一下,跑步去!”
沈奇来到校田径队,跑步。
跑着跑着,他的5000米和1万米,跑成全队最强水平了。
数学灵感间歇性的出现,并不是每次跑步都有灵感产生。
运动包里装着笔和纸,稍纵即逝的数学灵感产生后,沈奇就在田径训练场边记录灵感。
近期记录的这些数学灵感较为杂乱,非欧的、数论的、拓扑的、代数几何的,什么方向的都有,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甭管现在是否有用,沈奇先记录下来再说,以后慢慢琢磨。
记录100个idea,哪怕只有一个能最终形成课题,也是值得的。
三月底,沈奇接到数院答辩组的正式通知:“4月10日安排你的本科学位论文答辩会,请做好准备。”
“来了,终于来了。”沈奇既兴奋又紧张。
“牛啊沈奇,一年拿到燕大数学本科学位,这是要上天。”周雨安羡慕的说到。
“别奶,还没过呢!”沈奇非常小心,特别谨慎。
“如果答辩通过,你就会去读研吧?所以下学期我们看不到你了?”周雨安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沈逼王要走了!
“没那么快走。”沈奇摇摇头,“安排好一切之后,我才能放心的离开。”
正常情况下,大学生须通过全部课程的考试、考查及格,或修完准许毕业的学分,才被允许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沈奇的实际情况略有不同。
经鉴定,数学等级已达7级的沈奇,至少具备燕大数学系本科毕业生的学术水平。
鉴定人是沈奇自己。
《数学导报》年主编也认同这个观点。
那么,沈奇完全有能力提前参加数学系本科毕业答辩,他已经发表好几篇论文了,绝大多数本科生直到毕业,也发不了一篇sci+四篇中文期刊论文。
已发表的论文就不提了,权当练手。
沈奇手中还有两篇未正式发表的论文,一篇来自孙教授的高代48题,另一篇来自鲁教授的研究生课题。
沈奇上到二楼,首先找到孙二雄:“孙教授,我想在这学期内参加数学系本科答辩,我知道有这么个规矩,学位论文制度。”
“这一天来的还是快了点,比我预想中的稍快。”孙二雄感慨到,却也没大惊小怪:“所以你将拿《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解析》这篇论文,参加本科学位论文答辩?”
“是的,这还要感谢孙教授啊,这个课题是你给我的。”沈奇真诚的说到,忽然间似乎意识到了一些了不得的事情:“这个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的课题,孙教授你去年10月就给我了,莫非你早就安排好了一切?”
孙二雄深沉的笑了笑:“沈奇你现在知道,谁对你最好了吧?”
“教授果然是教授,看的真远。”沈奇终于看穿了一切,“学分什么的都无所谓了,如果学位论文答辩顺利通过的话。”
“但你必须经历这个过程。”孙二雄说到,随即又问:“如果你在大一下拿到了数学本科学位,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读研,读博。”沈奇不假思索的答到。
“哪里读研读博?”孙二雄追问。
“我还是想去世界上最顶级的数学殿堂,继续学习深造。”沈奇说到,“学成之后我会回国效力,为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普林斯顿?”
“有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