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风云突变,一个月之内,玛丽博士实施反击,她最新的这篇博士毕业论文采用埃维尔策方法,击溃了沈奇的thue-siel方法+有效代数逼近。
在德国女博士的新证法下,沈奇的“9号文件”形同鸡肋,比精度比不过人家德国女博士,比证明简洁直观性同样如此。
这场数论领域某个小分支的学术竞争,就是原创与跟风之争。
玛丽博士是原创者,她的论文开启了丢番图方程沃什猜想证明的一种新思路。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
阅读面超级广的沈奇是跟风者,他在玛丽博士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非常敏锐的发现了玛丽博士上一篇论文中的小漏洞并加以完善,提炼出更先进的思路,一举走在玛丽博士的前面。
玛丽博士无法指责沈奇,因为沈奇在“9号文件”中明文写到,引用了玛丽-施密特-舒尔茨博士去年三月发表的论文中的一些结论。
然后玛丽博士在沈奇“9号文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创新改善,将沈奇这位跟风者击溃,捍卫了原创者的地位。
沈奇无法指责玛丽博士,因为玛丽博士在她的博士毕业论文中明文写到,引用了中国学者沈奇的一些非正式发表研究成果。
“这个喜欢美图秀秀p图的德国女人,真的好难缠。”沈奇的头大了,德国女人是个难缠的对手,但他尊重这位学术竞争对手。
沈奇的“9号文件”原本是送给欧叶的礼物,也是他完成系统特殊成就任务中很重要的一个版块。
当然不能认怂,为了数学事业,为了学霸积分,最重要的是为了女朋友。
瑞士自由行降级为北戴河自由行,沈奇心中有愧。
数学论文这份礼物如果还是无法兑现,沈奇没脸见欧叶。
留给沈奇的时间不多了,他冥思苦想,试图用一种终极方法,直接完成沃什猜想最无懈可击的证明,一步到位永无后患。
“啊!头疼啊!”沈奇苦思三日无果,他感觉自己对数学的洞察力、判断力出了问题,或者说是8级的数学等级不够用了。
沃什猜想的难度无法跟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霍奇猜想相提并论,但它也是一个难题,不是那么轻松就能攻克的。
“要是能再升一级就好了。”沈奇查了查系统中的学霸积分,还差21万多一点才能将数学升到9级。
手也牵了,吻也吻了。
沈奇和欧叶顺其自然的进行着情侣间的基本操作,两人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对于性,沈奇和欧叶的态度高度一致。
水到渠成为宜,该来的自然会来,不强求,不拒绝。
待到山花烂漫时,择一良辰吉日,阳光和煦,鸟语花香,那便……
短暂的北戴河周末假期结束,沈欧学神cp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业中,爱情在静静的生长,谈不上轰轰烈烈毁灭世界。
高档狗粮挺贵,一日喂三餐的成本较高。
让单身狗饿几天也没什么的,反正饿不死。
出国倒计时140天,也就是3月底的时候,让沈奇头疼的事情发生了。
德国波恩大学的数学女博士玛丽-施密特-舒尔茨,她于几天前在arvix上预录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让沈奇猝不及防。
沈奇并不认识这位德国女博士,他所掌握的信息来自arvix上作者自己写的简介:玛丽-施密特-舒尔茨,德国人,性别女,波恩大学数学系在读博士。
附一张头像,一位红发白人女性,女博士头像经过明显的美图处理后,显的非常迷人甚至梦幻。
简直就是德国版的妮可-基德曼,让人想起妮可-基德曼在《红磨坊》中的惊艳剧照。
美图软件已经横扫全世界,歪果仁也用它,玩的比中国人更6。
沈奇在arvix上的作者介绍同样简单:沈奇,中国人,性别男,燕大数学系在读学生。附他自己的帅气自拍大头照。
沈奇的头像没有滤镜处理,没有任何美图操作痕迹,你本来就很美。
沈奇掌握的有用信息非常有限,其中一半还是p过的,不可全信。
从玛丽-施密特-舒尔茨博士的姓名格式推断,她应该结婚了。
玛丽是她的名,施密特和舒尔茨其中一个是她的母姓,另一个是她丈夫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