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章 天地之间唯数学最玄

“算了,算了,你们都别提问了,我来问吧,我就问一个问题,问完散会,节约时间。”吴院士站了起来,虽已满头白发,却是老当益壮。

吴院士,你果然还是出手了!

沈奇激动了,能直面全中国最权威的数论专家,这种机会不是经常能遇见的,而且还是在中国数学家大会这种全国性质的正式会议上。

闫教授的问题,沈奇真是懒得去回答,但没办法,形式还是要走的。

吴院士,他肯定不会提一些很low的问题。

沈奇准备好了,甚至还有一点点的小紧张。

吴院士走到会议室前方,拿起水性笔在白板上写下一堆数学符号,他用书面方式向沈奇提出问题:

r0>1,2ifqi(e237e28)≥1,b2t+a2=(t+1)n18,f=iaiibi√t

写完之后,吴院士对沈奇做了个请的手势,从始至终没说过一个字。

“这……吴老这写的啥?跟沃什猜想相关?”周雨安懵逼了,完全看不懂,想我也是学过数论的人啊,居然看不懂?

“当然。”孙二雄凝眉沉思,他找到了一点点的线索,但不敢完全确定。

“有点意思。”出身于燕大的苏教授瞧出一些端倪,却不敢妄下定论。

“所以,这是……”闫教授心中一颤,如果早几年遇见吴院士,最先完成沃什猜想证明的人,肯定是我啊!只是,吴院士给出f=iaiibi√t,用意究竟何在?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沈奇身上,想看看这位最年轻获奖者如何应对吴院士的无声提问。

沈奇心中大惊,这……这……这也太离奇了吧!

在几天前的虚幻场景中,沈奇在大脑里模拟过这个场景:虚幻出来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在空气中写出一堆毫无规律可言的数学符号。

而此刻,在现实中,吴院士在白板上写出一堆有规律可言的数学符号。

抛开排列组合的顺序不谈,虚幻场景和现实场景中的数学符号,它们非常相似!

沈奇使自己冷静下来,没办法,这个逼不装也得装了。

数学这门学科学到高端层级,有时候难以用数学本身来解释,它甚至跟玄学沾上了一点边。

或者说,玄学原本就是数学的一部分。

“在这里,我设a,b,a1,b1为q(√-d)中的代数整数,将方程16化为一族图厄方程,至此,结论趋于明朗。”

“实际上我在燕大读书期间,便已推导到这一步骤,然而就差临门一脚完成射门。带着这个遗憾,我去到了普林斯顿留学。”

“数学这种事情啊,有的时候也需要一点点的机缘巧合。”

“在普林斯顿某个平静的夜晚,我突然悟出一个道理,大家请看最后一页……”

沈奇流畅的报告到最后一页,准备收尾。

就在这时,会议室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老者。

“吴老!”孙二雄身子一抖。

“吴老!”苏教授眼中放光。

“吴老!”闫教授露出尊敬的神色。

“吴……吴老?”周雨安觉得这位老者好生面熟,却一时叫不出名字。

“吴……吴老。”沈奇认得这位老者,他有些意外,却依然保持正常语速完成了报告:“我令△=k(±b1q-pa1)≠0,由推论21可知,沃什猜想是成立的。”

吴老的到来吸引了全场所有专家学者的注意力,吴老目前坐镇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是中科院院士,数论领域最权威的专家。

大佬驾临,让沈奇觉得这场研讨会开的有那么一点意思,虽然吴院士只听到了沈奇报告中的最后一句话。

吴院士随意找了张椅子坐下,敲了敲桌面说到:“都看我干嘛?沈奇是主角,我是来旁听的。”

“吴老,我已经报告完了。”沈奇颇为遗憾的说到。

能跟院士交流学术问题是很荣幸的事情,可惜,吴院士来迟了,让沈奇感到惋惜。

“报告完了?那进入提问环节吧。”吴老环顾会场一周,对在场的专家学者说到:“沈奇是主角,你们也是主角,中国数学的进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今天只是旁听,不发言,你们继续,当我不存在。”

您老可是院士啊,又不是空气,您老想不存在就不存在?

不存在的。

会场采取自由讨论模式,不设专职主持人,报告者就相当于主持人。

沈奇充当起主持人一职,他面向全体与会者说到:“关于沃什猜想证明的报告到此结束,下面请各位专家提问。”

闫教授率先发问:“沈奇,请返回第22页,我认为方程16化为一族图厄方程,你的处理方法是否可以更简洁一些?比如找到一个满足此性质的最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