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章 表达式

系统:“新成就!恭喜宿主在四大数学期刊之一的《数学发明》上发表论文一篇,基础奖励5万点学霸积分,乘以该期刊的if值3331,再乘以数学主天赋系数20,最终奖励额度为333100点学霸积分。结余2021400点学霸积分,请宿主确认。”

“这三十几万点学霸积分,来的正好。”沈奇表示满意。

目前《数学发明》收录了“沈氏近迫定理”的论文,但iu尚未正式认可。

过段时间iu承认了“沈氏近迫定理”,应该会有后续的学霸积分收入。

“数学升一级,晋升为高级大师。”沈奇拿出1999862点学霸积分,将数学升为12级。

11级升12级需要200万点学霸积分,沈奇最近一段时间通过日常经验值积累,获得了138点数学经验值,所以砸下去1999862点学霸积分就够了。

系统:“恭喜宿主的数学等级升为12级,宿主在数学领域的逻辑推导力、观察力、判断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指标较上一级显著提升。”

宿主,沈奇

年龄,22岁

数学12级,0400万

物理6级,112315万

体育5级,30195万

英语5级,9875万

语文5级,9995万

政治5级,13605万

化学3级,5025000

生物3级,5205000

历史2级,11393000

地理2级,6893000

结余学霸积分:21538点

11级是大师级,12级是高级大师,13级是顶级大师,14级几乎无敌了,15级无敌的我如此寂寞。

成功晋升为数学高级大师的沈奇,他突然t到了那个虚无缥缈的灵感,似乎可以具体化了:“我想到了!我想到了!1859年的黎曼,他很可能是想这么推导……”

“数论和泛函分析的问题,可以现在问。其他领域的数学问题,在导修课结束后,我欢迎你们随时来找我探讨。”

沈奇强调了一下规矩,2小时的导修课时间,应聚焦数论和泛函分析,否则你一句他一嘴,你问几何他问拓扑,课堂秩序就乱套了。

“好吧,那我没有问题了。”阿杰摇摇头,他对数论和泛函分析的兴趣不大,但这两门课程又是数学系学生的必修课,总而言之拿到学分就好了。

“奇,我有个问题,数论方面的。”这时一位阿拉伯面孔的学生发言,他叫穆罕默德,据他自称,小时候家里挺富裕的,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打仗给打穷了,他因此失学了一年多。

“请说出你的疑惑,穆罕默德。”沈奇站在黑板前,做了个请的手势。

穆罕默德比沈奇还要大几个月,他这学期刚加入沈奇的导修班,不像阿杰等四人对沈奇那么崇拜。

穆罕默德说到:“我查阅过黎曼的手稿,他在手稿中写到:ζ(s)的这些性质是从它一个表达式中推出的,但我没能将这个表达式简化到可以公布于众的形式。”

“没错,这是黎曼的原文。”沈奇点点头,黎曼的手稿他研究过不下一百次,烂熟于心。

“那么奇,你可以告诉我吗,黎曼在手稿中所提及的,那个未公布于众的表达式,它应该是怎样一种形式?”穆罕默德问到。

“穆罕默德,这个问题问的太妙了!”沈奇两眼放光,随即无奈的笑了:“如果我能写出这个传说中的表达式,今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我至少能做45分钟的报告。但很可惜,直到今天,我也没有收到iu发来的邀请函。”

“看来黎曼猜想的证明工作,还得持续100年。”穆罕穆德摊手说到,他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略失望。

关于黎曼手稿中的那个表达式,沈奇确实回答不上来,他要是把这个表达式捣鼓出来,离证明黎曼猜想也就不远了。

黎曼所说的这个“未简化到可公布于众”的表达式,是否真的存在过,以怎样的形式存在过,是数学史上的一个迷。

对于黎曼手稿的研究持续了一百多年,数学家们认为,即便这个表达式未简化到最完美的形式,对破解rh依旧有着重要意义,毕竟这代表着黎曼本人的核心思想。

数学史上的神级大师们都有个小毛病,就是喜欢恶作剧,他们完美铺垫了让人欲望燃烧的前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费马梗是“书上空白处太少”,黎曼梗是“未简化到可公布于众的形式”。

这两个梗,沈奇已经收录进了他的《数论史》,围绕费马梗,他将写出一整卷的“费马其人及费马系列猜想”。

素材已经有了,绝大部分重要的、著名的费马系列猜已被证明,剩下的就是花费时间梳理,将费马所处那段时期的数论史写的尽量有趣而不失专业性。

围绕黎曼梗,沈奇也收集了很多素材,然而最关键的问题是,黎曼猜想并未被完全证明,“黎曼其人及黎曼猜想”这一卷无法完美收尾,最后可能会以烂尾的方式强行完结。

写数论史,不写黎曼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然而世界上所有关于黎猜和哥猜的书籍,就是把这两个猜想介绍一遍,让读者知道黎猜和哥猜的性质,并没有任何干货。

沈奇想写点干货,苦于水平有限,到最后他的《数论史》可能也流于形式,变成了一本水文。

结束导修课后,沈奇来到燧石图书馆,再次查阅黎曼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