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沈奇他们的团队共有八人,耗时一两年完成了黎曼猜想的证明,最终将黎曼猜想更名为黎曼定理。
现在斯塔里教授告诉沈奇,咱们柯朗研究所的应用团队派遣三人,研究黎曼定理的应用技术。
“ok,斯塔里教授,开始吧。”沈奇不露声色的说到,其实他也很关心,应用数学排名榜上长期霸占第一宝座的柯朗研究所,对于他的黎曼定理理论体系究竟研究到什么程度了?
“稍等,我想起来了,我前不久看过一篇论文,核心观点是量子混沌系统把所有素数都作为它的组成部分,署名机构是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作者有三人……”沈奇一个激灵,那篇论文的作者中,有一个叫凯文-斯塔里。
“没错,就是我们三人。”斯塔里笑道。
“没有其他研究员了?”沈奇问到。
“就我们三人,沈教授。”斯塔里依旧保持礼貌的微笑。
沈奇露出惊讶神色:“哇喔,你们三人是柯朗研究所的卢贾里格、贝比鲁斯和吉贝拉,史上最佳阵容!”
斯塔里和他的两位助手嚯嚯大笑:“谢谢夸奖,原来沈教授也是纽约洋基的球迷。”
来到纽约,如果没什么话题可聊,聊聊纽约洋基是最佳选择。沈奇刚才闲着无聊翻看一本棒球杂志,杂志上写了几个纽约洋基史上最佳球员的名字,沈奇现学现卖。
试探之后,双方进入学术交流的主题。
沈奇猜测,斯塔里团队在黎曼定理的应用方面遇到了麻烦。
有麻烦才会请黎曼定理的证明者沈奇出山,如果一路坦途,柯朗研究所捣鼓出了研究成果,就直接投入应用了。
斯塔里诚恳的说到:“沈教授,我们在黎曼定理的应用研究方面遇到了麻烦,反复验证之后,我们发现麻烦的根源是对理论原型研究的不够透彻,所以真诚的邀请你过来,希望你能解答我们在理论原型上的困惑。”
“为了证明霍奇猜想,我设计了三个版块,另外两个版块从拓扑学、数学分析入手,主要由燕大、晨兴数学中心的团队负责攻克,这个联合方案是半个月前刚刚决定的,但这个构想在我的心中驻扎了很久。”
沈奇讲了讲关于霍奇猜想项目的整体框架,拉尔夫、于磊感觉这事儿越搞越大,好刺激呀。
接下来一段时间,沈奇每天都在数学楼门口的草坪上和拉尔夫、于磊进行户外学术交流,探讨课题推进方案及具体技术细节。
思路越来越清晰,在沈奇的悉心指导下,拉尔夫、于磊进步神速,干劲儿十足。
在户外讲学,普林斯顿来来往往的师生们能看到。
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普林斯顿都知道了沈奇带着他的两个博士生在攻克霍奇猜想。
在数学系的内部交流会上,沈奇向系里报告了他关于霍奇猜想的总体思路,牵头学术单位是普林斯顿,联合学术单位是燕大和晨兴数学中心。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普林斯顿各教授负责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筹资金开展学术研究,爱跟谁合作跟谁合作,学校对教授的主要考核指标是学术作品质量和数量、学术基金数量、phd数量。
沈奇白天为普林斯顿服务,晚上回到教职工宿舍,他秘密研究黎曼定理与量子通信密钥之间的理论关系,没人可以帮他,他也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帮了更麻烦。
黎曼定理及黎曼zeta函数素数分布的理论体系已广为人知,沈奇在他的学术专著《数论史》中有详细阐述,这本书上市销售一年多,累计为沈奇带来超过百万美元的收入。
黎曼定理及黎曼zeta函数素数分布的理论体系,量子通信密钥体系,如何在两种体系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数学连接,是沈奇面临的重要课题。
“非常烧脑啊,这活儿有挑战性。”沈奇咬着铅笔,盯着草稿纸上的一堆杂乱无章符号发呆。
书房的另外一个角落,欧叶咬着另一支铅笔,秀眉紧锁,在为她的博士论文烧脑。
沈奇知道欧叶的博士论文和耶斯曼诺维奇猜想有关,欧叶也知道沈奇在保密状态下研究量子密钥。
两人互不过问对方课题的具体细节,欧叶问了也白问,她对量子物理并不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