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章 嘤嘤嘤(三更求月票)

这笔钱不能直接打给沈奇,沈奇是燕大的教授、科学院院士,不是个体户。

如何分配这一次性支付的2000万,是燕大内部的事情。

之前250个成功案例的做法是,专利发明人及其团队拿一半,另一半上交燕大。

沈奇也是这么做的,他交了一半给校方,自己的项目组留一半,去燕大科研处领取。

燕大校方收了沈奇上交的份子钱,又返还了500万给faster项目组,以燕大科研资助资金的名义。

返还的500万用于faster项目的后续推进,不可以进入个人腰包。

可以进入个人腰包的是那1000万,这是科研工作者专利转让的合理收入所得。

沈奇论功行赏,并非按12个人的人头均分这1000万,他有这个权力。

今天,沈奇的左膀汤元收到一条银行发来的短信:“您尾号为9281的银行卡收入rb88000000元,余额……”

“八……八十八万?”汤元顿时就惊呆了,他从小到大没见过这么多钱。

双手颤抖着,警惕的四处张望,汤元溜进卫生间的坑位,锁好门,掏出手机再看一次,88万,没错,到账了88万。

“这……太多了吧!”汤元知道沈奇把项目组的首个专利卖了,但他之前想都不敢想,自己能分到这么多钱:“这才来项目组几个月呀,沈老板给的福利比我辛苦几年赚的都多!”

不放心啊,以为银行打错钱了,汤元来到at机前查询余额,沃靠,真是88万!

取点钱出来试试,这么多钱不会被国家冻结了吧?

汤元输入1万的数字,嘟嘟嘟,at机很听话的吐出100张崭新的百元大钞。

“哎呀,哎呀呀,我体会到一个深刻的道理,跟对领导,买车买房。跟错领带,吃土要饭。”

汤元还是不放心,他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钻进沈奇的办公室,关上门,弯着腰小心翼翼的问到:“沈院士,金属塑料的专利转让,我分到了88万?”

见汤元口干舌燥的样子,沈奇递给汤元一瓶纯净水:“瞧你这样,一个小成果,一点小钱就让你忘记了自我?a系列样品只不过是最初级的成果,后续还有b系列、c系列乃至z系列,放轻松点行吗,这88万是你辛勤劳动所得,是一位兢兢业业科研工作者的合理收入。我们为国出力,我们拿的问心无愧。”

之前在物院埋头做实验,从没想过做这玩意还能发家致富的汤元,此刻鼻子一酸,感触良多,竟嘤嘤嘤的哭了起来。

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网友评论,科学界最牛逼的事情是,一位数学家做着物理实验,最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沈奇看到这些评论后,觉得蛮有意思的。

他曾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未来的学科发展趋势必然是交叉化、边界模糊化。

以后可能不存在跨界科学家,人人都在跨界,也就无所谓跨界了罢。

但现在,沈奇更希望瑞典皇家科学院多关注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

其实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的评审机构,都是瑞典皇家科学院。

瑞典皇家科学院目前在关注什么,沈奇无从得知。

“该来的总会来,你躲不掉。不该来的它永远不会来,你得不到。”沈奇躺在家中床上,对欧叶说到。

欧叶问到:“你最近查了很多化学资料,真想拿化学奖?”

“我查化学资料,是为了做物理实验,这跟数学无关。”

“皮。”

夫妻俩皮了一番,然后做正事。

沈奇、欧叶都是科学工作者,做事情讲究科学。

科学依据是,女性在排卵期受孕的几率较高。

小两口都想要bb,按科学规律办事吧。

燕大技术转移中心的祁主任办事效率很高,他受沈奇委托,很快就联系上了ce-al-cu金属塑料专利开发权的买家。

买家的公司就位于中关村,全中国有实力做非晶材料的公司仅此一家。

祁主任将该公司的资料交给沈奇,说到:“这家公司叫天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最大股东叫邝永杰,香港人,其家族的财力雄厚,他们家做房地产起家的。这个天使公司不缺钱,运营情况良好,总部在中关村,工厂在保定。虽然他们是国内唯一的选择,但我认为可以跟他们合作,将专利开发权转让给他们。”

“他们的开价是?”沈奇问到。

“一次性支付2000万,如果产品量产上市了,你们还可以根据销售情况获得一定比例的技术提成费。”祁主任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