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祸兮福所倚

黑色黎明 苏晓 2937 字 2024-04-21

黄兵在宴会中举止得体、谈笑风生,给盛凯夫妇和客人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待家中客人已走,此刻已无外人时他们才得以自由交谈。黄兵自我介绍曾是上海名牌大学的学生,反右运动中犯了错误被送去劳改,历经坎坷,刚来汉口投奔姨妈,言谈中流露出对物理学很感兴趣,使盛凯对他刮目相看。

盛凯是汉口一所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曾毕业于美国哈弗大学,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为祖国尽自己的一点薄力。后来由于一些成分问题当时没能到上海去工作,便留在了汉口。盛教授虽然是一名大学教授,但实际本职工作却是为汉口的一家研究所做事,这些年一直参与国内核试验研究工作。

听说黄兵还是单身,没有妻室儿女、也没有亲人牵挂,盛凯不由心里一动,小伙倒是个人才,在轮渡上做水手的确太屈才了。他又救了女儿的命,于我家有恩,如果能成为女婿,不仅解决了爱女的心病与终身大事,自己也增加了一位得力助手。当然,顾教授明白现在他所从事的设计与研究,都属国家一级机密,不可能轻易让黄兵介入。但是凭着他在所里的威信,力挺黄兵的话,让黄兵进入的话也不是全无机会,最多只是时间问题。

盛梅梅没有参加宴会,此刻的她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盛梅梅已经好几天没有闭眼了,整天茶饭不思、寝食难安。昨夜刚刚小憩片刻一场噩梦噩梦令她伤心透顶。这不经过顾夫人一夜的开导,使她逐渐平静下来。现在,家中客人已散,母亲叫她去客厅见见救命恩人,她没有理由不去。

盛凯夫妇坐了一会儿就悄然离去。

当盛梅梅初见黄兵的一刹那,不知为什么心头突突乱跳,黄兵的年龄是大了些,但比起小宝来,无论是体形与气质都胜出许多。但她的第六感觉总有些不安,是害羞?是胆怯?还是紧张?她也说不清。虽然小宝对她做了伤心欲绝的事情,但内心的某个深处还有一丝情感属于小宝。

盛梅梅在沙发上坐下后,开口道:“谢谢大哥的救命之恩。”

黄兵连忙欠身应道:“梅梅不要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作为渡轮工作人员,乘客出了事,我也脱不了干系的。”

“话虽如此,但我还是该衷心地谢谢你。”梅梅突然想起小宝,心中像撞翻了五味瓶。

“谢就不用了,你若真的要报答我,就别胡思乱想,打起精神,去面对人生。”黄兵两眼注视着梅梅,神采飞扬地说:“梅梅,你年纪轻轻、美丽端庄,虽行动不便,但才思敏捷。刚刚我听伯母说你很崇拜李清照,你看她一生多么曲折坎坷。你要知道,不幸的经历也能成为一种财富,“悲愤出诗人”嘛,也许有一天你会成为中国当代的李清照呢。”

盛梅梅被逗乐了:“黄大哥真会说笑。”

“只要你爱听,那以后大哥就陪你说、陪你笑、陪你吟诗填词。你此刻的心境,倒令我想起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黄兵声情并茂地背诵了全词,令盛梅梅十分佩服。

黄兵在盛梅梅的神情上或许看到了什么,内心颇受鼓舞,又说:“我虽然对格律诗词也有兴趣,但这在当今时代已少有读者、更缺知音,你不妨写点新诗,向报刊投投稿,倒不是为了名利,可以使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生活得充实一些。再说也也可以结交一些新的朋友。”

要说梅梅之前对他只是应酬的话,那么现在却对他真有点佩服了。她说她也写过,总不敢见人,更不敢投稿了。

黄兵不失时机地说:“能让我先睹为快,拜读大作吗?”

梅梅犹豫片刻还是将黄兵请进了她的闺房。

梅梅的卧室兼书房足有三十平米,整洁亮敞,幽香扑鼻,书卷气十足。

梅梅并没急于拿出她的诗作,黄兵也不提起。俩人相对而坐,默默无语,这也许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情画意吧。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但事实就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黄兵是位“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彬彬有礼,只坐了几分钟就起身告辞,说:“梅梅,我该上班去了,明天再来看你。”临走时,又像邻家大哥哥对小妹妹似的拍拍她的肩,“梅梅,好好休息,听话。”说罢推门出去,又向盛凯夫妇打了招呼,走了。

有道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顾夫人对黄兵印象极好,她也是留过洋的知识女性,鉴赏力不低。那时张小宝的出现,已是生米煮成熟饭,他们老俩口是不得已顺水推舟。此时此刻张小宝宝怎么能与黄兵相比。

因此,黄兵前脚出门,顾夫人后脚就进了女儿的房间,笑眯眯地问:“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妈,瞧你!”女儿羞得头也不敢抬。

盛凯也跟了进来,呵呵笑道:“祸兮福所倚嘛,我相信我女儿是有福之人。”

梅梅撒娇地说:“爸,你女儿嫁不出去,就赖在家里不走了!”

哈哈哈,老两口开怀大笑,庆幸雨过天晴,云开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