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庆帝这次却是没有再胡思乱想,自己捡了一本奏折看了起来,而叶蕴仪一直都安安静静的侍立在一旁,不曾开口说话。
就这样,十几二十天平静的过去了,朝堂上众大臣忙的不可开交,端庆帝也是如此,城外面的灾民变的越来越多,这救灾之事实在刻不容缓,到处都在筹措着粮食,查抄有没有人囤积粮食,气氛都有些动荡不安。
但到底只是一些小动荡,还没有引起民变,没有什么揭竿而起的事情发生,这说明端庆帝救灾还算及时,安抚住了越来越焦躁的灾民,也说明端庆帝的政策并没有错,查抄囤积粮食的人虽然让气氛紧张了,但也不是不能让人理解,毕竟如今到处天灾,无数百姓都没有粮食,那些无良的商人还囤积居奇,抬高粮价,这不是让人没活路吗?
所以,端庆帝的粮食平价政策,擒拿囤积粮食的铁血政策,还是让大部分百姓接受的,有的也盛赞端庆帝是一位英明仁君,知百姓疾苦。
直到有一日,一辆辆囚车押解着一个个囚犯从京城街道穿街而过,那两边百姓们对着这些囚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的问道:“这是谁家啊?”
“是江南安家,说是在天灾之时囤积粮食,违抗圣命。”
“什么?江南安家?!是那个总是叫嚣着宫里老姑奶奶在太后身边伺候的安家?”
“可不就是这安家,说来这安家也真是嚣张张狂了,他们在江南跋扈也就算了,毕竟天高皇帝远,他们又有宫里那位老姑奶奶撑着,没有人治的了他们,可好死不死的派人来了京城,来了京城后还那样张狂,到处叫嚣着他家老姑奶奶在太后身边伺候,还抚养过当今皇上,嘿!也不想想,这京城可是江南能比的?京城的达官贵人多的数不清,哪里是安家能嚣张的地方?这不,也不知道他们惹到了什么人,背后对付他们,把他们的罪证捅到皇上那里,皇上也保不住他们,只好下旨抄了安家,如今可不是押回京城候审了。”
“而且,我还听说啊,那宫里的安家老姑奶奶也受到了牵连,自己无颜愧对太后和皇上的圣恩,上吊自尽了。”
“是吗?那真是一桩秘闻,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我二伯家的闺女的婆家小姑子就是在宫里当差的,前几天见了家人,无意之中说了出来。”
“哎呦!那安家可就真倒了!”
“没有那位老姑奶奶的庇护,可不就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