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罗马尼亚军队完全准备完成需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让普列山完全没办法接受。但是依照现有的交通和武器库存,这个时间根本不可能消减。
或许有人会说问什么不能提前动员呢?说这话的完全就是就是外行了,一旦动员令开始,将近全国12的人走进军营,除非是瞎子不然谁能视而不见呢?而且罗马尼亚和德奥经济联系那么紧密,一有风吹草动,第二天消息都抵达柏林和维也纳了。
而埃德尔也知道军方的困境,不过他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毕竟军事上有许多他都不太懂,也不好说出什么建议。不过他还是提出了一个建议。“那么你们有没有试过先集结成营团,直接前往目的地在解决更高的编制问题?”
面对埃德尔建议,普列山上将开口讲到。“陛下,我们总参谋部也有考虑过。不过这样做弊大于利。”
面对前世罗马尼亚的做法,这位总参谋长继续解释道。“陛下,这样的话会增加前线的运输压力。而且在临近前线在校整军队,在军事上也是不可取的,如果这段时间遭到攻击会让其损失加大。”
在看到自己的建议被普烈山上将否决,埃德尔也没有生气,在看着只有两人的休息室,埃德尔问道。“总参谋长,你能告诉我,这次的战争你有几层的把握。”
普列山知道这是国王对于未来战争的忧虑,他仔细思考一番后讲到。“我对于夺取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只有6成的把握,不过只要我们夺取了该地区,那么这场战争我们就有8层的把握能打胜。”
“那好,你去准备吧,必要时为了夺取特兰西瓦尼亚,你可以抽调摩尔达维亚地区的防御军队。”
“请放心陛下,我一定会让罗马尼亚的旗帜飘扬在特兰西瓦尼亚上空。”
看着离开的总参谋长,埃德尔心中也是一阵惆怅。
军事总动员在欧洲各国已经相当相当熟练了。从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凭借领先全球的动员机制,快速击败人口和国力在自己之上的法国后,就已经被各国纷纷效仿。
而到了一战的时候各国动员机制已经十分健全,不过对于动员做的最充分的依然是德国。其凭借高达10人口动员率,吊打其他列强4~5的动员率。这也是德国能够在西线同英法平分秋色的同时,还能联合奥匈打崩东线俄国的主要因素。
而罗马尼亚目前所面临的局面,必须达到12的动员率才能应对目前的局势。不过还好罗马尼亚现在经济不错,有财力让军方做到这一点,但是对于目前才一千万人口的罗马尼亚而言,那一开始就是奔着总动员而来。不过为了心中罗马尼亚利益最大化,埃德尔和政府、军方都是拿出自己最大都是努力。
所以在会议上政府和军方都是奔着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去。随着议题一个个拿出解决方案,很快关于战争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一直到会议最后,首相布勒蒂亚努提议道。“陛下,关于谈判为了保证顺利,我认为应该派遣一位重臣前往亲自谈判,现在依靠电报会有隐患。”
看着首相皱着眉头说出担忧,埃德尔看了一眼外交大臣后,询问道。“首相,你认为谁是合适的人选呢?”
面对国王的询问,布勒蒂亚努首相头也不抬的讲到。“外交大臣阁下就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埃德尔听着首相的话,看着身为外交大臣的巴尔诺斯克问道。“你觉得呢?外交大臣。”
面对埃德尔的询问,五十多岁的外交大臣用慎重的语气讲到。“陛下,对于首相的提议我是非常赞同,只是人选上还需要陛下决定。”
听到身为外交大臣巴尔诺斯克的话,埃德尔不禁心中一乐。这个老滑头明知道首相在这个时间段,不可能走开亲自去谈判。除了他这个身为外交大臣人算精通外交谈判的重臣之外,难道还能派遣其他人去。
尽管在心中对外交大臣有点非议,但是埃德尔还是认可首相的提议,谈判全是电报来往容易泄露,不如让外交大臣亲自前去谈判来的好。
“首相的提议我也认可,那么就劳烦外交大臣亲自跑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