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慕容离亭在韩雁声的别苑举行桃花宴,马中丞的儿子马徽不就是因为这个,给司徒家的四少爷司徒竼吃了排头么?
司徒曜在御史台的日子不会好过,这是昌隆帝早就料定的。
他也想借着马中丞的手“整治”司徒曜一番,让他改一改性子,以求将来能堪大用。
本以为这个“整治”的过程虽不至于太过漫长,但半年的时间还是需要的。
没想到你这才过去多久,司徒曜就出息了?
他用听不出喜怒的语气道:“大宋的官员中没有巨贪,这一点朕非常自信。
可要说那些个小蛀虫,各个衙门都不缺。
司徒曜为何别偏偏就盯上杨宪了?”
赵重熙自是不能把司徒曜想报复杨氏的事情说出来。
他笑道:“司徒曜这人虽不够圆滑,脑子却也不笨。
正如皇祖父所言,各个衙门都不缺小蛀虫,可要想拿住这些小蛀虫贪腐的实据也不容易。
金部司郎中杨宪乃是司徒二爷的岳父,说来总是沾了些亲……”
昌隆帝笑道:“司徒曜这是想要大义灭亲?”
“皇祖父觉得不好么?”
“于朕和大宋而言,有这样的官员自是一件大好事。
可有些事情好说不好听,司徒曜就不怕落下骂名么?”
为了谋求自家的利益,不惜踩着亲戚的尸体上位,这骂名真不是每个人都承受得了的。
赵重熙道:“所以孙儿同司徒六姑娘商议好了,这件事情了结之后,请皇祖父给司徒曜另行安排一个可以外任的官职;或者指派一个可以离京几个月的差事。
万事开头难,有了司徒曜打头阵,想来后续会有许多小蛀虫被挖出来。
几个月后,司徒曜大义灭亲的事情大约已经被人淡忘,他自然也就不会遭人诟病了。”
其实他同凤凰儿商议的只是前一个建议,让司徒曜外任。
至于后一个,完全就是他的即兴发挥。
但听在昌隆帝耳朵里,他这一长串话连个停顿都没有,的确是提前商议好的。
他拧着眉想了想,主意倒是不赖,可长孙方才这话……
防盗章--------------亲们待会儿来看---------
昌隆帝看着孙子的模样,不由得笑出了声。
他语重心长道:“重熙,司徒六姑娘这般合你心意,也不枉你皇祖母替你费了这许多心思。”
赵重熙敛住情绪,正色道:“都是皇祖父和皇祖母疼惜孙儿,所以才事事思虑周全。”
昌隆帝点点头:“未婚妻是长辈替你择的,但也是你自己先就喜欢的,这是巧合也是你们俩有缘分。
※※※※
昌隆帝的喜好和忌讳,赵重熙上一世就基本琢磨透了。
今日面圣要说些什么,该怎么说,他心中早有准备。
听皇祖父询问,他忙站起身回道:“回皇祖父,孙儿在宫里长到五岁,之后又一直在山庄中求学。
十年辛苦修习,孙儿虽不敢自诩学富五车,也以为自己算是小有所成。
然,这半年多来的经历,让孙儿意识到自己欠缺的东西还很多。
尤其此次随司徒六姑娘外出游历,真正是收获颇丰。
只是我大宋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处风土人情俱不相同,好些问题都没有来得及深入了解。
因此,我想再向皇祖父告半年的假。”
昌隆帝道:“这便是你不想公开婚约的第一个原因?”
“是。”赵重熙应道。
昌隆帝捋了捋颌下的胡须,半晌后才道:“你真的想清楚了?”
长孙并没有说他具体想要去深入了解什么,但他乃是一国之君,又怎会不清楚目前大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同燕国和谈之后,他就把拟定新律法这件事提上了议程。
而土地的问题便是重中之重。
他正有心挑选几名干才深入大宋各州府,没想到长孙却同他心有灵犀,也想到了这一层。
按说这是件好事。
毕竟长孙本就是他最看好的继承人,只会读书不行,只会弄权也不行,还是得懂一些实务。
可这孩子在他的逼迫下离京十年,远离父母的同时,一样也和他这个皇祖父疏离了。
本有心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学习处理政事的同时,祖孙俩也能借机亲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