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都是欣赏和喜悦,任谁都看得出他是真的特别喜欢皇长孙。
不仅韩皇后和罗贤妃心里不舒服,太子的一颗心更是酸涩不已。
长达十几年的时间,他是父皇唯一的儿子,这样的眼神却从来没有落在过自己身上。
他不由得对身边的少年生出了几分厌憎。
明明是自己的儿子,却和皇弟们一样,处处要来和自己争抢。
当年要不是为了安慰岳父,他何至于十三岁就娶亲,十四岁就做父亲!
太子虽然已经尽量掩饰自己的神情,却依旧没能逃过昌隆帝的眼睛。
他眼中划过一丝冰冷,宽大的袖子下左手已经紧握成拳。
他们这些神色赵重熙又怎会看不懂。
皇祖父厌憎父王的懦弱,父王惧怕皇祖父,却不敢去厌恶他,只把这一份厌憎落到了自己头上。
上一世他的心凉透了,如今却只觉得可笑。
看来司徒三夫人像是开玩笑一般说过的那些话,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男子的确是不应该太早成婚,更不应该太早就做父亲。
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又怎么能做一名合格的父亲?
席间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压抑,整座大殿都变得安静了。
赵重熙执起酒壶替昌隆帝和太子各倒了一杯酒,笑道:“孙儿替父王敬皇祖父一杯,愿大宋江山永固,愿皇祖父平安康泰。”
他笑容可掬,声音又格外清朗悦耳,席间的气氛有所缓和。
昌隆帝端起酒杯对太子笑了笑,又对赵重熙道:“一家人难得在一起吃顿饭,你也坐下吧。”
经此一遭,太子也不敢多话了,只低头喝酒吃菜。
昌隆帝的兴致也淡了,原本热热闹闹的家宴草草收场。
散席后,太子一家人又回到了东宫。
刚一迈进东宫的大门,赵重华就拉着赵重熙的胳膊:“大哥,我有好多话要和你说,今晚去你院子里。”
不等赵重熙应答,太子厉声道:“整日瞎胡闹,赶了半个月的路你都不累么,回自己院子里去休息。
重熙随我到书房来,为父有事同你商量。”
今日的家宴虽然摆在风华殿,受邀者却并不多。
除了韩皇后以及几位品阶高的妃嫔,就是太子一家,连皇子公主们都没有参与。
太子妃一行人抵达时,除了昌隆帝和太子,其他人已经就座。
听赵重华让他看“那个女人”,赵重熙只以为他让自己看皇祖父的某一位妃嫔,轻声道:“你小子才刚回京,连皇祖父都还没见到就开始看人不顺眼了?”
“不是,大哥误会我了,我说的是……”
赵重华往赵重熙身边凑了凑,暗暗指了指坐在太子妃身后的一名大约二十岁左右的妇人道:“我说的是她。”
赵重熙顺着他的手望去。
那女子他从未见过,但坐在那个位置的,只可能是太子的姬妾,而且在府中地位应该不算太低。
他收回视线道:“她怎么了?”
“她是去年父王新纳的方侧妃。”
方侧妃?
虽然早已经习惯了这一世和上一世的种种不同,赵重熙还是觉得这件事有些古怪。
太子侧妃虽然也是妾,但和那些寻常的侍妾是有很大区别的。
按规制,太子身边可以有侧妃两名。
可上一世,父王身边除了皇祖父赐的一位孙侧妃,余下的便只是一些普通的侍妾。
其中也有几个出身不低也颇为得宠的,用尽各种手段却没有坐上另一个侧妃的位置。
足见父王对那另一个侧妃之位是非常看重的,如今竟轻易就许人了?
他也压低声音道:“重华,这方侧妃是什么来头?”
赵重华道:“是密州士族方家的姑娘,半年前方家老家主六十大寿,父王前去贺寿,回来的时候咱们府里就多了一名侧妃。”
赵重熙不动声色地端起茶抿了一口:“不过一个侧妃罢了,重华何须这般在意。”
“她有身孕了。”
赵重熙的手顿了顿。
父王不仅给了那方氏侧妃的位置,还允许她有子嗣?
赵重华嘀咕道:“这下你也在意了吧。从前咱们家就是我们兄弟俩和妍儿,再过几个月说不定就能添一个弟弟。”
赵重熙笑着摇了摇头。
多几个庶弟庶妹他还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