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1章 力挽狂澜

苏阳弹了弹手中的烟灰:“我把沙滩弄成野炊烧烤音乐节,有没有人来玩?”

“应该,有吧。”王林想了想,点头。

“我在小夹江里放各种鱼苗,专门给人垂钓,有没有垂钓爱好者过来?”

“这个会有。”王林点头。

“我这还有大片草地可以养牛羊,每年举办篝火节,烤全羊、烤全牛,有没有人来?”

“有。”

“我还要种植成片的桃花树、樱花树、银杏树、枫叶林,我就不收门票。在大片桃花盛开、无数樱花飞舞、成片银杏树林黄了的时候。我就问你,有没有人来?”

“有!”王林狠狠点了点头。

苏阳笑道:“只要人来了,我就能让他们消费,一年不消费几千万都对不住我弄的这些个花样。”

“而且6000亩地其实都不够用,我甚至需要1万亩朝上的规模。”

“更别说这么多产业,员工最少好几百人,带动多少夹江村相关产业的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夹江村村委会是想一次性买断,每家一年就多208块钱?还是我1200万买地,后续持续投入几千万,把夹江村发展成我描述的样子,一年产值过亿,让夹江村村民以后永远收益?”

苏阳最后丢下一句话走回了办公室。

留下王林一个人在厕所外,陷入了深深的人生思考。

第二天一早,失眠一宿的王林和就夹江村村委会的人离开了城建局,留下县政府、城建局和民政局的人跟苏阳这边谈判。

双方依旧是吵的不可开交,没有丝毫进展。

第三天依旧如此!

第四天一早,当嗓子都哑了的王林再度回到城建局的时候,带来了夹江村全体村民代表的表决书。

小沙洲两块地6000亩,愿以1200万全部转让给苏阳30年。

而苏阳3年时间投资超过3000万,让小沙洲年产值过亿,并招聘不低于100名夹江村村民做员工的承诺,也让县长立即松口。

开什么玩笑。

山蓝县一年的gdp也就几十个亿好不好!

这是3000万的重大项目引进,优惠政策一样都不能少。

谁还去管你城建局和民政局为了那么点小钱争来争去。

更何况这是夹江村村民的集体土地,他们自愿1200万转让,县里还省了个背负骂名的事。

而且对外宣传,也可以说成3000万的投资,那就不是小数目了。

民政局其实也偷偷乐。

反正民政局没少一毛钱,而且3000万投资起码分到1250万招商引资额度。

只有城建局,虽然分到了1650万招商引资额度。

但实际上是村民代替城建局答应成700万,城建局自己要补300万亏空去偿还非法集资受骗的老百姓。

谁让吴阳华是城建局招商引资来的。

还打着城建局的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

你城建局不掉一层皮,谁掉一层皮?

不过当县政府将情况对外通报的第二天,也就是山蓝县为年轻富豪力挽狂澜而轰动的时候。

苏阳爸妈接到了爷爷苏志安的电话,让苏章厚和蒋梅带着苏阳过来一趟。

城建局会议室。

此时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

椭圆形的会议桌两边,分别是苏阳的10人谈判代表,以及县政府、城建局、民政局和夹江村的谈判代表。

苏阳这边清一色职业套装,桌子上也摆放着笔记本电脑,看上去十分专业。

相对的,县政府、城建局、民政局这边就没那么整齐划一了,大家并没有统一的制服。

而夹江村的代表,即便是那个年轻的村官也没有什么特别正式的衣服,而夹江村其他人就穿的更土点。

两下一对比,苏阳这边的气势明显高出一截。

谈判已经持续了3个小时。

双方达成了一些共识点,但同样也还有很大的分歧。

柳晓君扶了下眼镜框,说道:“城建局的3000亩建成养殖加工厂,加上民政局荒废的3000亩地,我们都可以吃下。”

“但是城建局的地我们只能出700万,民政局这边最多500万,诸多原因苏总已经说过了。”

加起来1200万。

不光是县长、城建局、民政局还是夹江村,现在都是头疼不已。

这价格太低了。

低的有些超乎想象,根本就不像他们之前为了稳住老百姓,对外宣称会高价拍卖。

城建局局长吴建国更是头疼的揉了揉头。

柳晓君是他的小姨子,但自己这个小姨子怎么跑苏阳那去了。

偏偏小姨子从来都不买亲戚账,看到自己就跟没看到一样,一心就只有为老板工作。

不过现在轮不到他出口,也轮不到民政局或者夹江村出口。

现在主导政府这边谈判的,是县长带来的一个30岁的副县长杨平。

杨平在和身边的几个人商量之后,终于开口了。

“价格方面太低了,我们不好对外交代。”

“如果你们能把城建局这边提到1000万,民政局提到700万,我们县里会对未来的小沙洲养殖加工厂,除了之前我们说的对农副产品都有大量的减免措施外,还会免除环保税。并且政府还会对你们自建的环保设备,进行全额补贴。”

“我们刚才算过,各种措施加起来,保守估计你们30年能节省超过2000万,如果你们的产值越高,节省也会越多,对你们来说很划算。”

杨平的这个提议,是县里今天上午紧急商议好的。

对外出售的价格绝对不能低了,否则没办法跟老百姓交代,而且缺口也堵不上。

但是实打实按照原价卖,这个烂摊子苏阳接手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家各让一步,给出一个还不错的价格,但是县里会进行各项补贴措施,甚至减免措施,让苏阳的小沙洲养殖加工厂能够有更好的利润。

“这个价格肯定不行,我们每年光工资就要为夹江村贡献几百万,还不包括带动夹江村相关的产业发展。”

这回轮到人事部夏文石开口。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里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

从下午2点,一直谈到晚上8点,双方依然没有谈拢。

不过从下午的500万差额,总算缩小到了400万,大家各让步了50万,但离最终谈拢还有不少距离。

在吃过晚饭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双方又进行了新一轮的会谈。

这次不光是价格上有分歧,双方在招募本地村民的人数上也产生了分歧。

最后越谈,矛盾越多。

按照这个趋势谈下去,没有几个星期的时间都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