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工说:“我一点也不感激我妈这样做,因为事情明明是我做的,凭什么要别人来顶罪?“
从那以后,他一点也没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恶作剧,受害人找上门,他的妈妈无一例外都替他扛下来,并且不说-句责怪的话。
但越是这样,他越是恨。
终于有一-次,他把玩伴推向了疾驰过来的卡车。
因为他还未满12岁,不用负刑事责任,但是他的妈妈倾家荡产才凑够了赔偿对方的钱。
那之后,他妈妈的身体每况愈下,很快就病倒了。
在他妈妈临终前,年幼的护工才知道,她很早就得了宫颈癌,一查出来已经是晚期。
本来一直在保守治疗,也有效果,但是赔偿之后家里就没钱了,治疗就停了下来,现在病情已经无法控制,只能等死。
他记得他妈妈对他说,他已经没有了爸爸,她知道男人是天,女人是水,她想变成天那样什么都能扛下来,又想变成水那样永远无声地滋润着。可她哪个也没做好。
护工趴在妈妈的床头,问:“妈妈,你怪我吗?“
他妈妈说:“怪你。恨不得打死你。但你是我儿子,怪你之后,还是忍不住爱你。”
“我觉得那是我最幸福时候“
护工说完,台下已经哭成了一-片。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场好戏才刚刚开始。
老师早就知道这个故事,所以情绪没有受多大影响,但是还得装作一副沉痛的样子,把护工感人的故事又提炼复述一遍,然后演员就开始演了。
剧情其实根本不用领航员提炼,早就都商量好了。
简单来说,”心理剧”就是在舞台上,让患者、医生、家属、观众等等所有人都参与进来,演一出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并和患者的人格问题相关的舞台剧。
其实心理剧大多只有简单的剧情线索,主持人加以引导,让患者自由发挥,演着演着,就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演出来了,然后通过情绪宣泄,讨论分享,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这样一来,患者的心理问题就可以通过一种情境环境的方式给发泄出来,可以更好的进入治疗和得到治疗。
背景资料先聊到这。
到了那个嫌疑人出院的前一天,督导笑眯眯地把他请到医院的活动中心,说:“xxx啊,明天你就出院了,今天就算是给你办个欢送会,科室自己搞了个小话剧,大家一起轻松一下。可别激动啊,也不算是专门]为你搞的。”
嫌疑人一-听,当然欣然接受,对督导又是一-通感谢。
督导让嫌疑人坐在第-排观众席,然后给老师和小p使了个眼色,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医院的活动中心和一般学校的小礼堂格局差不多,设备可能更简陋一点,因为一般院领导也不喜欢在医院里搞大型的联欢活动,大家疯起来容易分不清病人和医生。
不过,虽然说是演话剧,可是舞台上面根本没有任何布景,只在台下面对观众摆了五把椅子,这是主持人和演员的位子,最旁边还放了一架电子琴,好像是要现场配乐的感觉。
如果是对心理剧有研究的人,一看这架势,就能猜出来了。
这是典型的“--人一故事剧场”的模式。
“一人一故事剧场”可以算是“心理剧”的一个分支。
这种活动的英文名叫“pybacktheatre“,简称pb。
pb技术区别于偏重治疗的“心理剧”,更像是一种实验话剧形式,在社区应用得比较多。
督导前思后想,采用了pb的形式。
因为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治疗嫌疑人,而是为了给他呈现一个“奇观“,当时呢,劳老师坐在演员席旁边,她是主持人,或者叫“领航员”,是pb中非常重要的角色。
劳老师当下也有点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