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记忆存储器

星系守望者 王良一 1764 字 2024-04-21

三人还是尽己所能简单的交流了一下,大家都无话可说后,李华又开始了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

失忆如今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冷门的词语,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失忆的现象却无时不在发生。

有的人说他从来没有失忆过,其实这只是他对失忆这个词语的另外一种理解而已。有的人认为失忆是丢失了永久记忆,无法记起那些熟悉的往事,可以说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真正的失忆应该是对任意一类记忆的遗忘。

无论是对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永久记忆中任何一种记忆的遗忘,都可以称得上是失忆,所以说一个人无时无刻不是处于失忆的状态之中。

只要有一个达到阈值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到一个人脑部的神经细胞,他随后就会产生记忆。

这种记忆有可能是瞬时记忆,也有可能是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永久记忆中的一种。这种记忆会成为哪一种记忆,不仅要看刺激的强度,更要看被刺激的那个人的生理特点。

比如说一个人害怕蟑螂,即使他只是偶尔听到其他人讲一件关于蟑螂的事情他都可能会对此产生永久的记忆。这种刺激可以说并不强烈,但是这个人却依旧可能产生永久记忆,这就是由于他的生理特点决定的。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永久记忆这四种记忆是层层递进的,有时一个人读了一篇文章只能产生瞬时记忆,读完之后他就忘记了,他在读一遍那篇文章,他就会产生短时记忆,如果他反复研读就会产生长时记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背诵文章。

但是那个人如果想对这篇文章产生永久记忆,那么他就必须反复研究文章中的一次一句,在背诵的基础上更是将其像记忆一个小故事那样牢牢地记在心中。

当然了,这种永久记忆有时候也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记忆。时间长了,一位文学家写出的文章他本人尚且不能记清楚他写的文章中的某个小细节,又怎么能奢求其他人对那位文学家的文章产生永久记忆呢?

那么为什么一个人会出现失忆的现象呢?这还需要从记忆的产生来分析。脑部的神经元细胞在接受了外部刺激传来的神经冲动之后,就像人们利用电流在计算机中储存信息一样,神经冲动的信号也就这样储存在了神经元细胞之中。

如果将人脑的记忆信息与计算机中的信息联系起来比较的话,两者的确非常类似,毕竟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仿照人脑的一些特点制造而成的。

外界的刺激就相当于人们写入计算机的信息,神经冲动就是将信息传送到计算机存储器的电流,传递神经冲动的神经纤维就相当于在计算机间传递信号的导线,储存记忆的神经元细胞就相当于计算机的储存芯片。

虽然人体的其他部位也有一些神经元细胞,但是经过一些科学家的分析后,人们还是觉得人的记忆主要储存于大脑之中,毕竟很多失忆的人都是因为脑部受了伤,其他部位受伤似乎影响不到人的记忆,世界上也没有出现过因为心脏受伤而失忆的案例。

讲完了失忆在目前科学界的这些研究成果后,李华就开始向李勋和玄灵讲述一些对此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