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冬眠技术

星系守望者 王良一 1787 字 2024-04-21

要实现对体温的自由调节,就要使用人们很久以前就已经研究制造出来的一些冬眠复合药物,这类药物的联合使用也被称作是冬眠合剂。

现在人们使用的冬眠合剂主要是1号配方以及一些辅助性的药物,1号配方即由氯丙嗪、哌替啶、异丙嗪,加入到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通过静脉滴注的一类药物。

氯丙嗪也被人们叫做冬眠灵,可见它在冬眠技术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氯丙嗪对人体的体温中枢有着抑制的作用,可以破坏人体体温中枢自我调节的功能,使人类由一种恒温状态,变为像蛇类一样体温可以随着周围的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一种状态,成为一种变温动物。

通过使用人体的体温中枢抑制药,可使得人体的体温降到三十四摄氏度甚至是更低的一个温度。如果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再添加其他的制剂的话,就可以将人体的体温降到零摄氏度甚至是更低的一个温度。此时人体内的基础代谢大大地下降,组织耗氧量降低,器官活动减少。人体就像是一台机器一样,使用的频率减少了,各种代谢活动减慢了,人的生命自然就得到了延长。

氯丙嗪这类体温中枢抑制药对自主神经受体的阻断作用,可使肌体对刺激反应减弱。通过这些作用,在其他药物的配合下,可以使人类的机体进入到一种类似于变温动物“冬眠”的深睡状态,这就是被人们称为人工冬眠的一项技术。

通过这种降低体温的冬眠技术,可以降低机体对各种病理刺激的反应,提高各组织对缺氧以及各种疼痛的耐受能力,降低基础代谢,以此实现寿命的延长。

异丙嗪为吩噻嗪类抗组胺类药物,其作用较苯海拉明持久,它也有着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但比起氯丙嗪来说要稍弱一些。它之所以会成为冬眠合剂中的其中一种药物,是因为它能够增强麻醉药、催眠药、镇痛药和局部麻醉药等多种药物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有着降低体温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可以透过血脑屏障,直接对人体的大脑起作用!

哌替啶,即盐酸哌替啶,也被人们叫做杜冷丁,其实这是人类并不太陌生的一类药物,直到今天,它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哌替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属于苯基哌啶衍生物,谈到阿片类受体,这就意味着它像毒品那样有着一定的成瘾性。哌替啶是一种临床上应用得非常广泛的合成镇痛药,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的粉末,与毒品也有些类似。

哌替啶类药物是吗啡的人工替代品,它的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具有与吗啡类相似的性质。药理作用与吗啡相同,但镇静、麻醉作用较小,仅仅是相当于吗啡的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当然了,比起吗啡更加弱小的麻痹作用就意味着哌替啶的成瘾性要比吗啡小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够被人们使用这么多年的其中一个原因。

不过,如果反复使用哌替啶的话,也可能出现成瘾的现象,其产生的不良反应也与吗啡相类似,也就是像一些吸毒者身上所出现的症状一样,所以哌替啶也被列为是其中一种被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