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西15里,伏俟城。
已经走了一个月的大唐送亲队伍终于到达了吐谷浑汗国的都城。吐谷浑丞相宣王、大卦师缯隆和以金道吉为首的大臣们把弘化公主和可汗诺曷钵迎入都城皇宫。
宣王50多岁,既是吐谷浑的丞相也是诺曷钵的叔父。自从老可汗慕容顺被国人杀死、幼主诺曷钵继位后,这个阴险的老家伙就一直谋划有朝一日取代年轻的诺曷钵自立可汗、统治吐谷浑。宣王的算计也不是没有道理,眼下吐谷浑的朝政都把持在他宣王的手里、可谓一手遮天,况且他早已暗通吐蕃的松赞干布,有了强大的吐蕃作为外应,取代诺曷钵自立为王只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而已。
不过眼下弘化公主的到来似乎给宣王的全盘计划带来一丝阴影。大唐把自己的公主下嫁给诺曷钵,就说明诺曷钵已经得到了大唐皇帝、大唐朝廷的支持,如果自己推翻或杀掉诺曷钵,会不会惹来大唐兵马的干涉?这是自从可汗诺曷钵决定亲自去大唐迎娶弘化公主来浑后,丞相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如今大唐公主已经来了,而且就活生生的坐在可汗才能坐的宝座上,这让宣王那阴沉的老脸上又增添了一丝不快。
“恭喜可汗喜迎大唐弘化公主!”
“恭喜弘化公主不日将与可汗喜结良缘!”
老丞相带领一般文臣武将跪地向可汗、公主贺喜。
可汗高声说道:“免礼,诸位卿家平身”。
公主也朝众臣示以微笑。不过当看到丞相的时候,公主隐隐觉得此人面露阴险、难以琢磨。公主想,此人不可信任,日后得提醒可汗注意此人。
“不知可汗与公主何时举办婚礼?我等臣下也好提前做好准备。”丞相宣王问道。
“我看一个月后就可举办我和公主的婚礼。你等利用这段时间布置安排酒宴,命人在伏俟城张灯结彩。公主从大唐长安到此,一路跋涉旅途劳顿,正好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好好休息一下。”说罢,可汗看了公主一下,公主也微笑表示同意。
“遵旨。”丞相答道。心里却在想着在这一个月内得想出个办法解决大唐公主这道难题。
“不知可汗是准备依照吐谷浑的习俗举办婚礼还是举办一个大唐式样的婚礼?”公主缓缓问道。
“依公主之见想举办一个怎样的婚礼呢?”可汗问道。
“我想,为增进我浑国人民对大唐的了解,还是按照大唐的习俗举办婚礼为好。”公主说到。
“不可。我吐谷浑国迎娶公主理应按照汗国的习俗举办婚礼,怎么能按照别帮外国的仪式举办呢?况且历代吐谷浑可汗迎娶公主都是按照旧制遗俗,万万不可在我们这里违背了祖宗先制。”丞相颇为不满地大声争辩道。
“可是,这次是可汗做了大唐的驸马,我大唐的驸马和公主按照大唐的习俗举办婚礼又有什么不对?!”公主反问道。
“那也不可……”丞相还想继续争辩,被可汗打断了。
“好了,公主和丞相就不要争了。此次公主不远千里远嫁我浑国,本身就是对我国的尊重,我们也应礼尚往来表示一下对大唐的尊重,就按照大唐的习俗举办婚礼吧。”可汗说道。
丞相还想继续争辩,被身后的大卦师扯了扯袍子示意不要再争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