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将信将疑,往前走。
一路又如常,他来到尽头的木门前。
迟迟未打开门……
真的会是结束吗?
此时,有脚步声从后面传来……
还有讲话声——
旁白:“怎么了?下不了手啊……”
背后脚步声冲了过来——
卡特心一沉……
……
头痛欲裂,赫尔曼·卡特医生视野由模糊渐渐转为清晰,慢慢聚焦起眼前的景象……
【袁戌的小说至此结束了,但小说内容跟题目看上去没有任何关系,朗厄斯考博士是谁?老虎在哪?恶咒翡翠又是什么?旋风抢劫呢?
从表面故事来说,这不过是一个“衔尾蛇”类型的故事。卡特误入了一个游戏,最终不得不杀死了自己。文本上出现了两个循环,一是卡特杀了自己又被自己杀了,二是杀死了自己之后又原地醒来。这一点就小说的亮点。
然而故事里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表达,就是游戏和文学的一种共轭的关系。
从游戏角度而言,卡特被迫进行一场游戏,而旁白却出来干扰卡特进行游戏。如果说旁白也是游戏的一部分,那它的出现就让卡特不认为这是一个游戏,是反游戏。
旁白有时提前讲出了卡特的内心声音,这会让他陷入一种混乱,究竟它怎么知道自己想什么,难道我没有自由意志,甚至说难道我并不存在?
从小说角度而言,小说是让人相信幻想的一门艺术。在小说里,可以将卡特当作一个人或者能够思考的生灵,那这一切就不合理,卡特没有来历过去,甚至不知道是谁,并不符合写作的逻辑。
若读者知道了卡特是一个游戏角色,旁白是游戏的一部分,袁戌不过是写游戏角色到另一个游戏去玩的故事。
但这却是反叙事的。
人物情节场景都是模糊不清,根本算不上一篇小说。
如果这么理解他的小说的话,那么袁戌不过是一个拙劣的不入流的写手,自以为是有丁点灵感,就胡拼乱凑地弄出一篇小说。
这只是一种炒作的行为,跟一只猪胡乱涂鸦,然后挂上“猪加索”的名号有什么区别。
尽管我喜欢看他的小说,但我不得不在这里狠狠地批评他。
袁戌写的小说就是下乘的作品,投机取巧,不思进取……
任何艺术或者创作,都是需要勤勤勉勉的去学习基础的东西,去锻炼,去磨练,最后才能把握住高难度的创作。
猪加索的画和毕加索的画就没有区别吗?有的,在美学上有差别,在美术上有差别,这种差别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或许在视觉呈现上差别不大,但猪是猪,人是人。猪是永远成不了人的,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