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阵中的少女功力非凡,此时已听得凌厉的破空风声。也是此时,终于理解了此阵设计者的精妙:少女正转,而六十四名少年反转,彼此间恰好环环相扣,互相抵消了彼此风力。以致场中气息急切暴烈,而咫尺之外却不觉。
不一时,乐停声消,一众胡人拥着少女,缓缓退场。还是那个肥圆的胡人少年,此时却停滞了下来,双眼出神而渴望般的望着人皇玄宗。竟然失神了,不知道想些什么,堪堪要误了行期。
“安禄山!你在干嘛,要找死吗!还不快退!”一声胡语的娇喝,从红衣少女口中发出。声音严厉,却明显有着急切的关怀,透露着两人非同一般的关系。那个被称作安禄山的少年,终于回了神,目光深邃而坚毅,转头随众人下了场。时间险险的刚好,堪堪没有被察出端倪,或者是压根就没人留意这么个憨厚的胖儿。
第二阵,南天大傩之舞。
七十二位高丈余的奇特之人,着峨冠博带的翩然华服,佩琳琅夺目的连环之珮。兰香馥郁,春英洒落。引首之人,作东皇太一之妆容。依次有帝俊,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湘夫人等等,南天古神皆在行列。此等神祗之名,不惟出于《楚辞》之中,也有自古传流于东夷扶桑,苗疆南海的古神之名。
众人形神俱足,步态相容。让人如乘高风,似驾六龙,有与诸神云游之感。而此刻,托身青城洞天混入法会,有心一逢人间盛会的诗剑仙李太白,心神斗然激发。心内油然生成四句奇诗:“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也正是此刻,这位闻名天下,寻仙逐道的诗剑仙,对玄宗皇帝有了不同的瞩目。看着威严堂堂的玄宗皇帝,生出了王佐之念,自此开渡了他一番的入世尘缘。
大唐有名声惊世的剑仙三位:第一,武剑仙裴旻,诗剑仙李白的授业师父;第二,舞剑仙公孙云沚,世人称作公孙大娘,也是唯一的女剑仙;第三,便是风流于世的诗剑仙李白。这名在第三的李太白,却恰恰是声名远播最广的一位,更是重华的唯一偶像。诗剑仙好酒,而风流独步,其实,他的酒量和诗一样闻名。
武剑仙裴旻,正是此刻昂然肃立玄宗左侧的黑面将军,剑道独步天下。剑道至尊绝技,’贯日穿云‘正是他的成名之术。凭气而引,一剑高飞重天,然后随念而归,真正是媲美仙家的大技。
可惜裴旻性格忠谨,却是以报国为己任,专修武道兵家,更是对弟子李白寻仙问道嗤之以鼻。这也是为何此时,裴旻金甲宝剑高居玄宗左右,弟子还要托身青城洞天混入法会的原因。也正是生性洒脱的诗剑仙,时时遮挡躲避目光,难得的不自在的原因。
这师徒二人,性格迥然不同,天壤之别,倒是真正的有趣轶闻。
大傩舞阵的阵首处,有装扮作东皇太一者,高抬修着古朴龙纹的双袖。臂上一振,一轮光团彤彤红艳,自怀中升起,光华和美,几如天上红日。西边乐官中,一人青衣紫带,将手中古瑟一拨,一缕青光凝结如云,飘然至于红日前。’太一‘随之高举红日,两气顿时结成青天红日之象。气息交融,蓬勃欲出,壮美绝胜画图。真正象征了当今天下,蓬勃兴盛的气象。
太一,传说是上古太阳之神,东方的第一天帝。法曲阵舞中,这个安排,真正合理而别出心裁。
那配合的乐官,正是梨园子弟的年少高手,坐部伎司座李龟年。至于扮演太一的人,举手投足间自由娴熟,观其功法定然也是梨园皇庭宗的高手。
’太一‘随之口吐一道白气如虹,落在李龟年的瑟上,于众多弦中,只发出五个音色。只这五音,却让人凭空生出大道之感。而此时正叹为观止的重华,却突然感到背后的钦天剑,突兀的一颤而止,如欢似乐一般。重华清晰的感到异常,目光看向身边正观赏入神的罗浮众人,却又将脱口欲出的疑问,掖在心头。
阵中乐曲一时昂扬而作,辽阔雄壮,法曲已将尽尾声。就是此时,公孙云沚轻步上前向玄宗说了什么,带着五音主悄然离开。外教坊几人离开,武剑仙裴旻,眼中精光更甚。右手微微按剑,显然加强了戒备。黑面威严,犹如天将,真正人间忠臣也。
一声清明的击钟之声,地上生出氤氲水雾,古神们巍然而退。第二阵法曲大阵,就此结束。最受期待,众人翘首的压轴大阵法曲,霓裳羽衣,终于要开始了。
第三阵,霓裳羽衣。
地上,不知什么法器发出的雾气,越来越浓郁,笼罩凝结,仿佛高天云气。氤氲着缓缓升腾,却是聚而不散,笼罩在方圆几十丈,上下六丈之间。空蒙而奇特的景致方成,一轮圆珠自中间飞起,盘旋间放射万道五彩霞光。让这方圆间,自成仙气弥漫的天地景象。
”嗡”一声清澈高远的剑吟声,如同出于重天之上,响彻周遭。
一柄剑柄透明如冰,而剑身乳白如脂玉的华美剑器,自雾气之上飞来。作圆满的弧线盘旋而至,却又极其缓慢,让剑身每处,都清晰可见。
“天心流云剑!”“好剑,好功夫!”此剑一出,就有高人低声赞叹,随口间点破出处,正是公孙云沚的剑器--天心流云。只这凭空御剑的功夫,都足以叫人称赞了:御剑之道,凭气施为,快则正常,能如此之慢,动而如静的美如此,殊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