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蒸汽机与雨季

并未等待很久,负责掌秤的管理人员就飞奔而来,带来了最先收割的十亩地的产量:最高二百一十二公斤,最低二百零五公斤,平均亩产二百零九公斤。

善于计算的赵兴旺迅速心算,嘴里念出结果:“亩产二百零九,公顷产三千一百三十五,八百公顷总产二百五十万零八千。六个米是一百五十万四千八,七个米是一百七十五万五千六。”

赵兴旺喜笑颜开,平时严肃的摸样一点都不见,对着左鹏涛大声报喜:“君上,今夏出米在一百五十万到一百七十万公斤之间。”

左鹏涛经过几个月的灌输和实践,对政事也不在无知,一百五十万公斤的大米,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有五百多公斤,这个数字拿到现代也是最富裕国家的人均年消费量。

当然,能得到这个数字的人均他也是出了大力的。育苗的种子他用系统进行过优化,土化肥的资料是他拿出来的,最费力的开垦田地是他建城时顺带平整了地形,要数个月的沟渠建设他用系统作弊完成。

现在这一切的成果就是如此的甜美,他现在犯愁的是去哪里找更多的移民。今后还有晚稻和杂粮,就是来一万人也够吃了。

日头出来了,左鹏涛脱去外面繁琐的礼服,换上轻便的外套,继续看民众割稻。这是他今天的任务,作为君王必尽的责任。

为了抢收水稻,除了钢铁高炉这些不能停顿的工作,其他的人员基本都集中来帮忙,这里面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农事经验,干活的效率很高,近两千人苦干七天终于收完了八百公顷的水稻。

收割下来的水稻高高堆在晒谷场旁,十几台真空式蒸汽机正在旁边轰隆隆地工作,金黄的稻谷不断地从打谷机上流出,装满一筐后被一旁守候的农民搬走到晒谷场晾晒。

这些蒸汽机看外表唯有一个评价,那就是傻大黑粗。黑色庞大的机体,粗壮不停动作的连杆,机器内燃烧的火堆,周围散发的蒸汽,还有各个钢铁部件之间的响声,让初次接触到蒸汽机的民众好奇与恐怖兼具,在从铁城基地来的工匠教导下才谨慎地按指导操作。

这是最初的情况,现在不一样了。熟悉了这个黑铁牛后,只要喂它木材和水,这家伙就可以不停地干活,一台机器同时可以连接好几台打谷机,五六个小时才检修一下。

操作简单,小孩子和老人都可以上场;力气又大,同时顶几个壮汉;工作时间久,半天才休息一会。这么好用的机械顿时就让农民欢喜不已,后期的繁重劳动大部分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