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王大石记忆中的日子只有丰年稍微好过些,更不用说逃难路上得情景了,短短几天的变化颠覆了王大石对生活的认知。
如果是游戏的话,王大石的忠诚度已经高达九十以上。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大石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都按照要求勤奋工作。这里的吃穿住行都不是村子能比得上的,就是规矩很多,每天按时起床睡觉,一举一动都要符合条例,吃饭走路都得排队。
王大石当然不知道,这种半军事化管理就是为了让绝大部分农民出身的民众,习惯工业化的氛围,今后转化为工人。他凭借着良好的韧性,怀着谁让我吃饱我就听谁的话的朴素心理,迅速地适应了这种转变过程。
这种转变在几个月后表现得和以前差距巨大,王大石一举一动中有了纪律的痕迹,认识一千多个常用简化字,可以读懂常见的公告和书报,个性上表现得更为积极,空闲时间主动要求参与技术学习。
那种轰隆隆作响的机器,从最初的固定在打谷场上的锅炉带动机器处理稻谷,到后期有人驾驶的拖拉机带着收割机成片地收割水稻,初期的惊讶过后王大石深深地喜欢上这种神奇的力量,哪怕在扫盲课普及了蒸汽机的原理后,王大石作为民众代表亲手触摸和在指点下操作以消除神秘感,他还是希望能驾驭这种力量。
因此在表现出色的民众中招收工人时,发现有驾驶员职位王大石第一个报名也就不足为奇,为此他放弃了条件更好的工厂技术工人的招工。
经过几天的培训,王大石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被分配到工程车辆小组,负责一辆推土机。
驾驶员的工作还是很辛苦,头上只有一个简单的遮阳棚,铺面而来的灰尘、烟气和各种围绕身边的蝇虫,这些都不能阻止王大石的乐趣,每次看到大块大块的土地被推平,山坡谷底间被开辟出道路,他就会心底就会涌出参与改造自然的自豪。
每天工作完成后,王大石都会拿着块抹布把爱车里里外外擦干净,直到像新出厂一样才罢手。
d看小说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