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厂落户在安庆后,凭借着拖拉机厂庞大的生产能力,安庆的工业和基础设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和成功,同时该市的经济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拖拉机厂每年源源不断的投资和订单,也加快了这里的铁路和公路的交通建设,所以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对黄柯将远东地区最大的拖拉机厂落户在这里,都感到由衷的喜悦。
这一种喜悦是发自肺腑的,所以当黄柯要来视察的时候,安庆政府的各级官员都来到了机场前来迎接。
在人群的注视下,黄柯走下飞机旋梯,他已经脱掉了飞行夹克,换上了一件黑色春季的呢子大衣,配上里面的西装,整个人显得威武挺拔。
黄柯和大家挥手致意,频频微笑。下面一群人也都在前面官员的带领下鼓起掌来。看到这种情景,黄柯感慨万千,当年北伐的时候,北伐军正是取了安庆,才断了吴佩孚的后路,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路大军割裂开来。没想到若干年后,他又以领导者的姿态亲临这里,真是造化弄人啊。
看到下面欢呼自己的队伍,黄柯觉得有些不自在,他曾经最厌恶的就是这种东西,只是当自己也享受到这种东西的时候,才开始不会那么厌恶了。
走下旋梯后,黄柯和这些人一一握手,在人群中,几个身板挺直的军人啪的一下敬礼,黄柯仔细一看,其中一个就是自己多年未见的薛伯陵。
“伯陵,你怎么也来了?”黄柯笑着问道,算起来薛伯陵也是自己西关派的嫡系,把他调去搞机械化部队一直都是有声有色,只可惜在他的部队中,装备的多是进口装甲车和坦克,零件坏了一点就要趴窝。这一次拖拉机厂做出了新型的坦克,他们也都闻讯而来。
站在薛伯陵旁边还有两个军人,一个虽然年轻却一脸刚毅,另一个稍微年长一些,锐利的眼神下带着一丝书生的儒气。两个军官都向黄柯立正敬礼。
例行的程序化欢迎仪式过后,黄柯一行就直奔拖拉机厂前去,因为那里才是他们此行的目的所在。此次行程全程公开,在机场的时候,已经有多路记者也都前来。
在受到邀请的媒体中,既有《申报》《京报》这样的自由化媒体,也有《大公报》《中央日报》等左右翼分明的报纸。黄柯觉得民国对媒体的控制相对来说自由一点,而这其中的缘由是各大媒体背后的政治力量在左右。
机场前,众多记者用着手里的蔡司折叠相机拍照,镁光灯发出砰砰的声音的时候,一个个瞬间被记录下来。
众人没有停歇就直奔拖拉机厂前去。到了拖拉机厂的时候,厂区前一队卫兵持枪站岗,大门前是布上铁丝网的拒马。
看到车辆前来,卫兵还是一丝不苟的进行了检查,检查过后才可放行。此时的厂区并无异常,除了门口悬挂的标语外和厂长带着几名人员迎接外,其他的一切照旧。车间里,头戴柳条帽的工人们进行着日常的工作,一辆辆履带式的拖拉机在流水下被锻造出来。
“哪位是拖拉机厂的厂长?”黄柯走过来一脸严肃的问道。
一个穿着翻领国装的男子走了过来,他不卑不亢用着略带长沙的口音说道:“报告黄部长,我是犇牛拖拉机厂现在厂长李长干,今天我代表全厂的员工欢迎黄部长的到来。只是现在任务紧迫、不敢懈怠,所以没有出来欢迎,还望见谅。”
李长干说话无懈可击,一下子把人抬到这个高度也不好说不是,不过黄柯看到他外套的袖口有一些磨损的痕迹,想必此人不是故意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