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汉阳厂按照德国一些军工厂建立的生产制度,目的是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对此,厂长陈立疆一直以身作则严格遵循,可黄柯这个时候提出要求,这……
黄柯仿佛看出了他的疑虑,他笑着说:“没事,我就说说,现在已经晚了,明天再试也行。”
陈立疆笑了笑:“在军工厂我们执行的是德国方面的一些规定,好是好就是有时候有些呆板。”
“不碍事的,不要因为某个人就去改变这种制度。我们国家不是原则性太多,就是原则性太少了,你们做的没错,一个有效率的工厂就应该有一个令行禁止的管理章程。”
黄柯说完,陈立疆点点头。
一旁的十四仔提醒道:“对了,你不是说装备警卫部队了吗?就从他们那拿来一支试试不就行了。”
陈立疆一拍脑袋:“我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我们厂区的警卫就装备了些许这些枪,他们的枪房里就有几支,我这就去让人拿来。”
不一会,陈立疆就差人把新式拿了过来。
当看到这把枪的时候,黄柯不免有些吃惊,这玩意太简单了,甚至他黄柯采取的原样的斯登还要简单。这个枪的枪身是由一个管子组成,斜着的握把和木质让这个枪近距离使用极其方便。
黄柯握枪在手中,走到靶场,对着百米外的胸环靶开了一梭子,子弹像瓢泼一样飞了出去,不一会一个三十发的弹匣就被打光,靶子上留下规则不一的弹孔。
汉阳兵工厂厂长的陈立疆笑呵呵的向黄柯展示了这把枪:“这把枪结构简单,全身总共只有52个零件,并且多是机器冲压制造,实用性强,同时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装备。”
“喔?”黄柯听到成本低廉后微微一笑:“成本要多少钱?”
陈立江笑了笑道:“一把枪成本只要8块银元,还不及普通步枪的一半。不过这把枪也有不好的一点。”
“什么不好的一点?难道容易走火?”黄柯问道,他知道斯登有这个毛病,不过要是能够改进,增加一些成本也不是问题。
陈立疆摇了摇头道:“这把枪保险可靠,就是射速过快,每分钟500发的射速虽然可以让士兵拥有强大的火力,不过消耗弹药也是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