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柯没有去叫他茬让人去拿酒,他说道:“只是国防部刚刚颁布了‘禁酒令’,工作期间无论在何处都不能饮酒啊。”
汪精卫听后有些尴尬,他勉强的笑了笑道:“兴华兄以身作则实乃我们的楷模,若是国家再多一些兴华兄这样的人,恐怕中国之强盛要容易许多。”
黄柯面对他的恭维没有丝毫的好感,反倒是觉得一点点呕吐感,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因为汪精卫还没有说出来他的动机。
两人坐在办公室里,东一句西一句的扯了起来。
聊了半个多小时后,汪精卫拿出一副卷轴道:“听闻兴华兄平生敬佩之人不多,远近只有对辛弃疾、戚继光和曾国藩三人尤为推崇。我这里有件墨宝,不知真假,所以今日过来请兴华兄鉴赏一番,也帮我长长眼。”
黄柯的确是对辛弃疾的书法和诗词很是欣赏,不过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雅好去专门收藏这些东西,他觉得这些古迹应该放在博物馆属于所有人的,被一个人自私收藏起来是对历史文化的摧残。
纵然一直抱有这种想法,可当汪精卫将卷轴铺开的时候,黄柯还是不禁的有些惊讶。
汪精卫摊开是辛弃疾手书《去国帖》,寥寥数百字的文章在辛弃疾笔下生龙活虎一般,一副壮志未酬报国之心跃然纸上。
看着黄柯眼神有些惊讶之色,汪精卫心里暗自窃喜,他慢悠悠的说道:“据说这幅《去国帖》是辛弃疾唯一留存于世的墨宝,虽然辛弃疾书法造诣并不有名,但以人看字,所以这样一幅字自然还是比较难得。”
黄柯看着《去国帖》不住的点头,他道:“的确如此!稼轩体的词很好,书法更是难得,兆铭兄如何得到此物?”
汪兆铭假装随意的笑道:“我也是无心插柳,从一个朋友那里偶然得到罢了。兴华兄要是喜欢,就送你好了。”
黄柯一听这话,才有些面露舍不得的说道:“这该如何是好?君子不夺人所好,况且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也受之不起。”
汪精卫听后假装豪爽的笑道:“哈哈,这些又算是什么?文雅之好本来无价可衡量,在你这里算是墨宝,在我这个不懂行的眼里就是一张字帖罢了。兴华兄要是喜欢只管拿去,何必拘谨呢?”
汪精卫说完这话,黄柯却依旧坚持不受,两人来来回回推让好几次,汪精卫假装生气的说道:“兴华兄,你是铁血军人怎么如此婆婆妈妈?这样好了,你权留在家中鉴赏一番,当时借我的了。什么时候看过之后再来送回,这样如何?”
见他说出了这样一个折衷的意见,黄柯点点头答应了。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后,汪精卫看了看天色道:“天色不早了,我也不耽误兴华兄处理公务了,咱们改日再叙吧。”
黄柯站起来道:“那我也不挽留了。”说着,他送了汪精卫亲自下楼。
汪精卫走后,黄柯回到办公室将那卷《去国帖》卷好,他喊来十四仔道:“明天去把这副字送去南京博物院,告诉他们就说是国防部捐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