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出山

亮剑1918 闪亮的弹壳 1644 字 2024-04-21

一旦东北方面的关东军受到中国军队的反攻,那么牵一发动全身,在南京方面的压力就会减少不少。

黄柯知道,仅仅依靠着目前的这些部队来打接下来的这一仗,南京是守不住的。日军兵强马壮,几十万大军围困南京,南京本身又无险可守,城破是早晚的事情。

但黄柯不愿意,也不允许南京城破的发生。他清楚历史上的那场惨剧,如果南京被攻破,谁又能保证那场惨剧不会发生?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惨痛,无数中国人的亡灵难以告慰,如果不能够将南京守住,避免悲剧的发生,他内心永远都会受到煎熬。

可如何能够破解南京之围?

黄柯不是什么军事奇谋之人,除了围魏救赵这一招外,他想不出来自己有什么好计策。

当然,历来战争之中,胜利者除了掌握人心以外,优良的武器装备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直以来,唯武器论被当做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进行评判,但黄柯认为,这并不代表武器装备就不能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恰恰相反,先进的武器装备是一支军队获胜的基础。

深谙此道的黄柯在南京保卫战之初,就想到必须还要有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作为后备队,在关键的时候出其不意的击垮日军,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因此,他在战事正酣之时,将薛伯陵的第一集团军群调至东北战场历练,现在张学良的大批部队去了东北组织反攻,第一集团军就可以调到云南休整,待到一个月后,美援抵达,他们就可以装备齐整的开往南京,攻击围攻南京的日军。

这也是黄柯为什么要崔武至少坚持一个半月。外围防线只有坚持这个时间,他才可以调动自如,才能够有把握打赢这一仗。

当然,他现在不能够将这个计划全盘托出,毕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没有人会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更何况,这种战略机密知道的人越少也就越有利于实施。

可以想象,将来全机械化的第一集团军出现在南京周围对日军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想到这里,黄柯空袭的轰鸣声中走上了楼。

看黄柯走来,会客厅里,正在思索的张学良立刻立正站了起来。

他将军帽规规矩矩的戴在头上,啪的一下敬礼,像是一个卫兵一样大声的喊道:“部长好!”

黄柯微微一笑,看来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