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婚事

“这门亲事,可是他伯祖父保媒,又是他祖父祖母皆看好的,他敢违抗,哀家就容不得他。”

“有姑母疼着阿蘅,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太后拿到打理沐食邑的文书,原就有添礼的意思,听说陈蘅要去江南,太后又吩咐女官:“将哀家的私库打开,布帛就不必动了,珠宝首饰都装成两份,长房一份,三弟那儿一份。郎主、公子、夫人、少夫人、女郎们的礼物都不能落下,好好替哀家整理出来,明日哀家要清点。”

女官应声而去。

莫三舅要回江南了,这次会带陈蘅同去,太后自是要给娘家赏赐一份礼物,她离开江南四十多年了,再也回不去,而今亦是过六旬妇人,也不晓得她还有多少日子可活。

莫氏与太后相谈甚欢,因结亲之事已经说定,陈蘅这次去江南,与莫恒之见面之后,莫家就会举办盛大的订亲仪式。

德淑将陈蘅领到自己的寝宫。

陈蘅问:“高彤近来没缠你?”

德淑讪讪一笑,“过完年节,她就要随她父亲去任上了。”

高彤的父亲在北燕攻来时,带着全家弃城逃回都城,仗着妻子是谢氏女的缘故竟保全了一条命。

“大舅替高姨父谋了咸阳一县的主簿官职,虽说官职降了又低了些,好在那里还算富庶,县令又是大舅的门生,他去了也吃不了苦。”

北地丢失的城池越来越多,南晋讨回来是不成,北燕的国势越来越强,南晋更是露怯,诸皇子除了二皇子、三皇子在军中磨砺有几分才干,其他皇子浸在繁华地一味地谈诗说赋,不思国事。

莫太后留莫氏母女在宫里用过午膳,又赏了陈蘅好些首饰、衣料。

莫氏母女方告辞离了太后宫。

谢皇后莫氏母女入宫,又召了莫氏母女小座。

谢皇后亦偶尔听人说莫氏要将陈蘅嫁回娘家的事,太后近来很高兴,也是因为这门亲事,对莫氏,太后这些年一直有愧疚。

先帝驾崩,若太后没有娘家兄弟的帮衬,她们母子在朝堂不会走得这样顺,晋德帝要亲政,太后又让娘家兄弟清除挡路石,晋德帝得遂心愿,她又逼走兄弟去地方任官。

莫家是书香名门的世家,他们没有野心,但有上进之心,可她为了自己,为了晋德帝做过太多令大兄、三弟伤心的事,可无论什么时候,他们都是疼她的,亦是向着她的。

(续上章)“与太后当年长得真像,这样挨近了,越发像母女。”

“你们这嘴啊,就会胡说,我与永乐可差着辈儿呢。”

莫太后很高兴,拉陈蘅坐在身边,嘘寒问暖一番。

反是德淑,一心想尽地主之谊,要带陈蘅好好逛,可太后拉着陈蘅不撒手,她自小就惧太后,不敢说一个字。

寒喧了一阵,太后道:“德淑,带阿蘅到外头赏花去。”

德淑就等这话,立时带着陈蘅去御花园。

太后斥退左右,姑侄二人说起体己话。

莫氏道:“上回三兄入宫,姑母听说了罢,父亲保的媒,想将阿蘅说给三叔家的恒之。”

都是太后的娘家人,太后自是满意的。

“早前,我原想将德淑嫁给莫家侄孙儿,瞧着皇后的意思,想把德淑嫁回谢氏。”

德淑性子弱,太后并不喜欢,不过是想多帮衬娘家一分。

莫家有人娶了公主,将来生下的儿女就沾了皇家血脉,到底是不同的。

可谢皇后生怕自己的女儿受欺负,明里暗里地表示“德容远嫁鲁郡,本宫不想再让德淑远嫁,且留她在都城。”

说是不舍远嫁,当太后不知,还不是早早就在谢氏替德淑寻夫婿。

太后听说后,心里不喜,认为谢皇后瞧不起莫家。

谢氏虽然大世族,莫氏在江南的势力也不弱。

她懒得与谢皇后计较,这件事就算揭过了。

太后又道:“这亲事甚好,难得你父亲、叔父都觉得好,两个孩子无论容貌、才学都是般配的。”

她是很乐意看陈蘅嫁回莫家的,表兄表妹,亲上加亲,一来陈蘅代表的可不止是陈氏,亦代表了太后的颜面,毕竟太后待莫氏、陈蘅母女不同,就如她的孙女要嫁回江南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