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斑白的三老夫人笑微微地虚扶一把,“好孩子,这一路辛苦了,这是叔祖母的心意。”说话间,将一对甚是名贵的玉镯子套入陈蘅纤白的手腕。
“这是三房的三夫人,你唤声堂舅母。”
陈蘅规规矩矩的行礼。
三房的夏三夫人正是莫恒之的母亲,是钱塘士族贵女,人称苏氏,她好奇地近看着陈蘅的脸,容貌是难得的清丽,与莫家最引以为傲的美人莫静之相比多了三分雍容贵气,又多了两分大方温婉,容貌上头,不在莫静之之下。
莫老夫人继续道:“这福态爱笑的是你三舅母。”
三舅行事圆猾出名,一直留在父母身边敬孝。
大舅莫东在晋陵任太守,二舅莫南在姑苏郡为太守,三舅留家侍奉父母,四舅在外行商。
三舅母长了一张满月脸,一说话就带了三分笑意,送了一对东珠花钗,东珠极大,有麻雀蛋大小,周围用银丝与碎宝石装点,是一个含苞兰花式样,可见里头漂亮的东珠,一瞧就价值不菲。
“大眼睛的是你四舅母。”
四夫人微微一笑,“永乐是个富贵有福之人,这是四舅母送你的见面礼。”
漂亮的锦盒开启,里头竟是一支偌大的夜明珠六尾凤钗,凤尾皆是用名贵宝石制成,更难得的是,凤尾上嵌的宝石有红紫蓝三色,交错生辉,夺人眼球。
莫老夫人与三老夫人交换了眼神。
这两位子侄媳妇像是在斗气,出手一个比一个阔绰。
陈蘅忙道:“四舅母,这夜明珠凤钗你还是留给表嫂们。”
莫四夫人拉着陈蘅的手,轻声道:“这也算不得多名贵的东西,你是晓得的,四舅母肚子不争气,就只生了五郎、七郎与十二郎三个皮猴,没能生下一个娇俏女郎,舅母可是很喜欢你的,出身贵重,学识又好,人也生得跟……”
“咳!咳咳……”
莫老夫人面容一变,当即打断了莫四夫人的话,对身后的莫静之道:“你表妹一路劳顿,且带她下去歇着罢。”
(续上章)“莫十一郎君,不碍事的。”
一个仆妇道:“既是与郡主同行的贵女,仆妇令人再使一辆小轿过来。”
张萍连忙道:“我跟在郡主身后就好。”
不请自到,这原就失礼。
张、莫两家原无交情,张萍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
莫十一郎对仆妇道:“这张女郎是永乐表妹的闺中好友,你们且领她去表妹的绣阁安顿。”
仆妇们应了一声“诺”。
哪有女郎跟着朋友走的,且还风尘仆仆,主仆二人各背了一个包袱,也不曾见旁的东西,几个仆妇互望一眼,不敢多问,“张女郎,请随奴婢来!”
杜鹃对燕儿道:“你且去绣阁拾掇。”
燕儿应声“诺”,转身跟着张萍离去。
杜鹃一路小奔,赶上小轿,道:“十一郎君让仆妇领张女郎去郡主住的绣阁,燕儿先过去安顿。”
穿过柳坞,再入花房,所经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虽是严冬时节,莫家后院月季斗艳,麝兰馥郁,仿若仙宫琼台,人在其间行,宛在画里游。
莫十一郎紧跟几步,不紧不慢地道:“表妹今儿入府,祖母、叔祖母与母亲、四叔母、堂叔母及府中几个妹妹们一早就等候了。”
兜转之间,近了一处庭院,但见石砌月洞门上刻着“清心堂”三个大字,一瞧就是名家墨宝,定睛细瞧,竟有书圣之风。
有下人高呼行礼:“给永安郡主问安!”
立有人朗声道:“永安郡主到!”
这声落,那声起,这声音一声接一声,传话的下人一个传一个,将声音递入清心堂大殿。
莫老夫人端坐上方,身后站着一个明紫色的美貌佳人,年方二八,一张容长脸蛋,五官分开来看再是寻常不过,可合到一处,却有一种温婉、秀丽之美,举止投足都有一种风流美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