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神秘的孤本

莫松大娘忙道:“郡主可是身子不适?可要请郎中诊脉?”

请郎中,万一真诊出有孕怎么办?

母亲知晓了,是不是会恨没生她这个女儿。

前世让家人蒙耻,今生要让家人蒙羞?

陈蘅忙道:“不!不!我没事,我好着呢。”

张萍一脸疑惑,“永乐,你……”

陈蘅笑道:“先用饭吧。”

慕容慬一定比她懂,怎么能这样坑她啊?

前世时,她与慕容滔成亲,那日的宾客不多,可他回房时已然酩酊大醉,第二日,他曾问她“你出嫁之时,你母亲是不是给你塞了一本……”

陈蘅当时快速回想,想到要出嫁了,莫氏羞羞答答地进入珠蕊阁,支支吾吾了半天,瞧得她一脸莫名,终于,她开口问道:“阿娘有事?”

莫氏道:“就是……就是你与你夫君间的事。”

“夫君啊?什么事?他怎么了,还是我哪里不对?”

莫氏恼得想咬舌。她出阁的时候,上头有几位嫂嫂,莫老夫人压根没与她讲,她在宫里长大,曾听宫娥们议论这些事,好些年纪大些的宫娥她们说话没个忌讳,什么话都能说,甚至还有的宫娥与内侍们在一处。

因着这儿,莫氏比宫外的贵女懂晓得更早。

她十二岁就知道了,陈蘅已经及笄,比她那时候还长几岁,没道理不知道。

陈蘅眸光灼灼。

莫氏根本开不了口。

这种事,就不该来,应该让谢氏来。

可谢氏一听,只说自己有孕,怕与陈蘅冲撞了。

莫氏将一个布包塞到陈蘅手里:“这是书,你……自己瞧罢。”

前世的陈蘅眼睛透亮,“阿娘,这是莫氏的孤本还是陈氏的珍本?要不,你留给长兄、二兄吧,我的嫁妆很丰厚了,你再给我一本祖传孤本,我……心里怪过意不去的。”

(续上章)“你可与你姑母提了,说我欲将静之许配给陈葳?”

他让外孙与孙女再缔结姻缘,也有拉近两家关系的意思,他担心自己一去,这五个嫡出儿女的感情就淡了。

再由,莫氏离开江南时太小,只得八\九岁,后来回家也是待嫁。

莫氏对娘家的感情相较比较淡漠。

“姑母说,永乐嫁回莫家,她是欢喜的,若是静之再嫁陈葳,陛下该要多疑了。”莫三舅凝了一下,“今次回来,妹妹做了回保媒人,想促成王三郎与静之的亲事。”

莫老夫人喜道:“是与恒之齐名的王灼?”

“正是。”

莫老太公睨了眼老妻,“你们妇道人家就喜郎才女貌之说……”

“你是说静之配不上王灼?静之可是在我跟前长大的,容貌、才华都是一等一的好。我教得太好,这几年我总是担心寻不到能得配于她的。”

不好,能被江南的士子赠送“青莲仙子”的雅号。

从出身、才学、容貌、名气来说,普天之下,恐怕也只王灼能得配莫静之。

莫老夫人自顾自地道:“永乐配恒之,静之配王灼,真真是千里挑一的良缘,我瞧着甚好,最是相配。”

她很欢喜,孙女有良缘,外孙女也得到良缘了,可不是两桩大喜事。

莫三舅想到王灼心仪之人是陈蘅,欲言又止,他实在不想泼了母亲的冷水,难道母亲这般高兴。

莫老太爷道:“扶老夫人歇下罢。”

两名仆妇扶了莫老夫人。

莫老夫人嘴里道:“静之要配王灼,这良缘好,家世、才华都配得,配得啊……”她一念叨,连两个仆妇也跟着乐起来。

莫三舅低声道:“王三郎痴情永乐,这在都城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他轻叹一声,“永乐书画双绝,其才情与王灼可比,都城不少人都认为他们才是良缘。因着这儿,王夫人曾上门求娶,可妹妹是偏着恒之的。”

莫恒之、王灼,皆是当世奇才,同是少年神童,同样得家族厚望。

莫氏因陈蘅的嫁妆丰厚,自是偏向娘家。况且,她未同意王氏求娶,还能给莫静之保媒说上王灼这样的好郎君。

陈蘅练了一会儿书法丹青,抬头望着夜空的明月。

慬郎,你不在身边,突地觉得心里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