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日炎炎的盛夏,陈蘅与冯娥几个又聚在一处,赠送了几把广陵的上等锦扇出去。
县城的女子不多,有身份的就更不多了,唐夫人、钱娘子几乎成了别苑的常客。
陈蘅总爱盯着唐正夫人的肚子瞧,听说这是唐正的第三个孩子,前两个都是儿子,这次她希望是个小娘子。
唐正到底是怎么喷唐夫人精气的?
陈蘅总爱琢磨,可又不好问,怕被人笑话。
双坪镇的新县衙已经修好,还有些潮湿,只待入了秋,唐县令一家就要搬进去。因杨造林、玉司工的到来,这两家却是首先搬到新城的,一来玉司工要督工,二来杨造林在新城周围的山头种果木。
玉司工领命之后,玉三十就成了副手,又挑了花家二十多岁的花大郎当手下,再挑了个与自家交好的族孙跑腿,这人手就齐了。
一时间,开始在建好的县衙周围掘地下水道,又要采石,没几日就报出了需要的石料。
永乐县这地方,尤其是新城周围就有石料,现场可采。但人手不足,只能从百姓手里购买石料。
要买石料,就会有人来制造石料。没几日,双坪镇的挑头的石匠了十几个石匠开采石料,又将石料卖给周工头、玉司工等,因中有利润,永乐县各镇的石匠都寻到了双坪镇的石山,不止一支队伍,而是八支队伍,几乎一镇一支,好不热闹。
而不远处的寺庙,前殿才初具模型,十几个僧人亦是忙前忙后。
新城,开始修建宅邸与临街铺面,这是县衙周围的房屋建筑,照着图纸,里头有三进宅子,亦有二进的,甚至还有一进的四合宅子。
因为可能是县衙官员、官差们自己居住的,连一些官差也跑去瞧,叮嘱周工头:“老周,建好些,建不好,我们可是会跑到你家门上大骂的。”
冯娥早上就规划好了,哪里开成衣铺,哪里卖蜜饯、点心,哪里又是书肆、文房铺子,当铺、钱庄也一并算进去。
(续上章)这一老一少,一问一答,倒是聊得颇得投机。
“玉山村在前魏时,曾出了‘玉山群仙宴’、‘玉寿桃’这样的奇玉。”
“先祖玉元用九年时间雕成‘玉山群仙宴’,又用三年时间雕成‘玉寿桃’。”
名匠后人,当受器重。
陈蘅请了县令、县丞来,将玉二十七祖孙引荐二人。
又拿了冯娥拟好的章程,“旁处的县令、县丞,好些年没领俸禄,但你们的俸禄由郡主府派发,我不会短了你们的。县令月俸十两银子,县丞九两,主簿、县尉、录事、司法、司户、典狱、造林、司工、督学皆定为一月六两俸禄,捕头、狱头、医官、官媒为五两,其他小吏若担副职者三两,非要职者为二两银子。”
就算是最低层的差捕,一个月也能有二两银子。
在旁处可没这么高。
“这是冯主簿与杨录事拟定的章程,我这里过了,择日县令、县丞召集官衙各处主事议事,将章程传达给大家。七品、从七品、八品官员每年一评。
评出三名上上者,第一名领三十两赏红,第二名二十两,第三名十两,连续三年优秀者,得县城临街铺面一家。
九品及所有官差,亦是每年一评,评出前五,第一名三十两赏红,第二名二十五两,第三名二十两,第四名十五两,第五名十两。
有上上者,就有下下者,七、八品官员评出最差者一人,罚俸禄三月;九品及所有官差,评最差者三人,罚俸禄三月;若连续两年皆是最差者,引咎辞离县衙。
若连续六年都是上上者,可领县衙附近的三进宅子一座;连续四年是上者,领县衙附近的二进宅子一座。这宅子将作为奖赏成为你们的私产,官员在位,不允贪赃枉法,为祸百姓,若被本郡主查出来,定罪加一等。
领过一次宅子的人,不参加第二次再领,但可以领良田、铺面等,任何一种奖赏领过一次,就不可领下次的同等奖赏。”
奖赏很丰厚,不仅有银子,还有宅子、良田、铺面,如果这样还去贪,这也太狂妄了。
玉二十七面带振奋之色,他身后的三十比他还要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