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跑腿家丁因为陈蘅托镖给太平帮,亦有了坐位。
陈蘅这次回家带了几块鸡油玉,又有几块翡翠石,是送家里人的。
杜鹃垂首做着针线活,手里头缝的正是前些日子给慕容慬做的“褙心”与亵裤,这却不是给慕容慬的,而是给她未婚夫罗飞羽做的。
今儿一大早,罗飞羽买了一大包的点心、干粮来,叮嘱杜鹃路上吃,瞧得燕儿双眼放绿光,小嘴一口一个“鹃姐夫”地唤着,仿佛杜鹃变成了她亲姐一般,“鹃姐夫,你给鹃姐姐备吃的,有我的份儿没?”
“有,燕儿能吃,郡主也能吃……大家都能吃。”
燕儿呵呵一笑,她等的就是这句话,一把抱住干粮包,“多谢鹃姐夫,我就知道你最好了。”
仿佛不是给杜鹃,而是送给她的,抱着干粮包就不再撒手,当成自己的吃食一般搁放起来。
陈蘅上马车后就闭眸养神,灵魂已进了凰女境,她依旧在练习布阵法,这修为一时半会儿长进不了,她亦急不来。
韩姬则在盘腿打座。
马车里一片静谧。
途经颖川城时,陈蘅去拜访三太公。在陈氏祖宅住了两日,送了三太公一枚极品鸡油玉,又孝敬三房三郎主一块墨砚。
陈朝湘念着都城的儿孙,又收拾了一大车的东西,让陈蘅帮忙捎进都城,听说陈蘅花了重金请太平帮护镖,索性让大郎主夫妇亦跟着入都城。
如今天下越发不太平了,有人出镖银,同行更平安,也顾不得天气炎热。
陈氏族里听说三太公让陈守夫妇跟去,也有几个后生拾掇包袱,要跟着陈蘅入都城。
有想去都城瞧热闹的,又有想去都城谋一官半职。
三太公陈朝湘有三个嫡子:嫡长子陈守、嫡次子陈宝、嫡幼子陈宜。陈宝在都城谋到了官职实缺,陈守的长子陈笙、嫡次女陈筝亦同在都城,陈笙亦谋到了官职。
三太公脸色变了又变,喝斥道:“外头兵荒马乱的,一个个都去作甚?还不如颖川太平,且都回家。阿守去,是为了给阿筝预备嫁妆,阿筝的婚期定在八月十八,她要在都城出阁。”
又有人道:“阿筝要出阁,我们各房先派人去吃喜酒、添妆。”
陈蘅离去了!
冯娥几人直见她隐没在夏日的林间,方才怏怏然转身。
郑夕儿道:“永乐邑人口不足两万,县城建得这么大,会有人住么?”
她真是替郡主担心,据说投进去不少银子,光是县衙、店铺与县衙周围的宅子就花了数万两银子进去,一座县衙就耗资二万两银子,断案大堂、县衙所辖各房都有自己的公房,而医官署则有临街的铺面,又有一座与铺面相接院子,官媒署依旧是两间铺面。
郑夕儿听说,建县衙花二万两银子,又配了家具、物什,这又是一万两银子。
再有学堂那边,桌案等物算进去,竟也有二万两银子。
只得这两处就五万两,还不算临街铺面、街道,地下水渠花销的银子。
别人得沐食邑都是为了大把地赚钱,可永乐郡主却大把地往里砸钱。
永乐县的百姓乐了,他们不用出钱。
张萍笑,“我只懂律法、断案破案,这旁的我可不管。”
杨瑜低声道:“我们几个里头,怕是冯主簿算得郡主的心腹,郡主这般砸钱,你也不晓得劝着些。”
冯娥自是不提将来这县城寸土寸金,在天下大乱之时,县城的房价比都城都贵上两倍。
她道:“陛下给郡主的旨意文书上,虽说是郡主的沐食邑,却能世袭,即是世袭之地,自得好生打理。”
历史上,在天下大乱时,南晋的几个皇族,包括五皇子夏候淳在内,都想抢永乐邑。而当时,整个永乐邑上下一心,说晋德帝下旨之时,是让永乐邑是赐给永乐郡主世袭的封邑。
冯娥说这事,就是为了将来的事打铺路。
郑夕儿惊道:“是世袭封邑?”
张萍道:“难怪郡主舍得砸入这么多钱,她不是为自己,也是为了后代子孙。”
杨瑜笑着摇了摇头,“冯娥不愧是郡主心腹,这种大事我们就不晓得,可郡主却告诉你。”
语调有些微酸,可她与冯娥也是朋友,说出来时就带了几分戏谑的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