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的最多二十二万两,多了好几万两。
店铺是几十年的,生意不错,不好的早就处理了。
谢氏觉得婆母这性子真好,若换成她的女儿,一真不吭就给卖了,她非得剥了女儿的皮不可。
陈氏娇养女儿,娇养得陈蘅这不知人家苦乐的样子,真不是失败还是成功,至少没人能如陈蘅这样,说她看重银子,可她能向朝廷捐四百万两。说她不看重银子,却能花尽心思地四下筹措。
陈蘅道:“杜鹃,取五万两银子来,上回六皇子入府取银票,还从长嫂那儿挪了五万两。”
谢氏忙笑道:“不急,不急的。”
陈蘅微微一笑,“长嫂,这怎能不急,你还有阔儿、关关兄妹俩要养,说不得这就是关关的嫁妆呢。”
关关,是谢氏的女儿,而今还不足周岁,最是可爱,漂亮得粉妆玉雕一般,最得陈蕴喜爱。陈蕴绵软的君子性子,不爱抱儿子,倒是爱抱女儿。
关关亲陈蕴,比亲谢氏还甚。
陈蕴每日回来就抱女儿玩儿,谢氏还恼了几回,说他惯得不成样子。
莫氏问:“你嫁妆里头有三处宅子,都给你卖了?”她翻看了一遍,一处宅子没有,心头不痛快。
陈蘅道:“永乐别苑还在,旁的都转手了。”
“败家娘子,这天大的事,怎不与我说一声,你说卖就卖了……”
陈蘅埋着脑袋。
不是卖,可是白给慕容想的。
她可不是很大方。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她算不算下了大注。
慕容想在心里夸陈蘅有“母仪天下”之风,乃是少有的贤惠女子。
哪里知道陈蘅想的“套狼”笼人之事,要是知道了,就会觉得陈蘅狡猾。
用能钱拢住的人心,还能拢住真心实意的敬重,这就是本事。
谢氏问道:“妹妹手里就没别的店铺、宅子、田庄了?我还想与你买些呢,过几年关关也大了,我……我这肚子里……又有了,总得给他们兄妹预备一些。”
莫氏一听儿妇说又有了,当即乐道:“阿雪,你有了?”
谢氏脸颊通红。
(续上章)董柯静立在侧,他还陈蘅的银子放在那儿了。
陈蘅摇着团扇,“决定去永乐邑了?”
董柯道:“是。”
董母不想去,是他说服了母亲。
他妻子、庶弟、胞妹自是听他的安排,只说一家人不分开就好。
他们原就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有个太平日子过,一家人苦些也无妨。
陈蘅点了一下头,“永乐邑可以雇百姓垦荒,我手头有良田万亩,新垦的荒地数万,我会写信给冯娥,让她给你挑一处离新县城近的山头做你的家业,一座山有田地数百亩,还有果园,亦可建乡下宅子。
至于县城那儿,我让冯娥先暂时寻一处安顿之处,你们一家可新城置一座三进的宅了,亦可再置店铺。”
董柯揖手道:“草民谢过郡主!”
陈蘅道:“听说你家的铺子、田庄都变卖了?”
“是。”
她轻叹一声,“这五千两且拿回去,到了永乐县先置一份家业,他日你家的日子过好了,再还我不迟。回头让我身边的燕儿领你去太平帮镖行,自有人护你们一家平安抵达永乐县。”
董柯是个读书人,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寻到读书人的用武之地。
他取回银票,揖手告退。
杜鹃低声道:“郡主,豆腐铺、饯果铺的女掌柜也愿去永乐县。”
妇人的心思更易懂,她们只盼在这世间能平安顺遂地活下来。
都城的水太深。
尤其是金大掌柜背叛陈蘅后,陈蘅与六皇子府就较量已经开始。
陈蘅道:“我的陪嫁宅子、铺子、田庄都出手了罢。”
“郡主……”
“将这事传出去,要传得人所皆知,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我没银钱,为建造陛下赏赐的世袭三代封邑,要变卖陪嫁换银子。”
杜鹃吩咐了侍女去着办。
不到两日,整个都城皆听闻此事。
陈蘅献了四百万两银子,却被六皇子弄丢,现在陈蘅为了建设永乐邑,又要变卖嫁妆。
莫氏听闻消息时,带着谢氏到了珠蕊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