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葳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孝顺她。
其实一早,陈葳就不甚对王烟满意,不为别人,他怕王烟和谢氏一样,都是一身的大贵女脾气。
陈安性子温和,也不甚纵着谢氏,久而久之,两个人反倒过好了。
袁东珠在家里住过一阵子,又常常出入荣国府,对她的性子,莫氏还是了晓的。袁东珠在外头的恶名,多是其继母王氏弄出来的,为的就是压住袁东珠,让自己的女儿优秀,只不曾想,王氏的女儿早就被人牙子拐了,寻了许久,也没个下落。
西府想瞧好戏,巴巴等了几天,什么戏没瞧到,反倒是陈葳如期娶亲,而王氏因王烟私奔,对荣国府心生愧疚。
“大娘子,明儿是荣国府新妇认亲,太公会去么?”
“去,肯定会去。”
荣国府认亲,袁东珠这火爆脾气,一点就着,戏依旧会演,以陈葳的性子,还能与袁东珠扮出恩爱不成。
想到荣国府的嫡次子娶的是袁东珠,一个连三等世家女郎都不如的女子,陈茉就想笑,只这一点,就能笑疼她的肚皮。
莫氏心心想给嫡次子谋娶一个高门贵女,现在好了,将彪悍的袁东珠娶过门,这袁东珠可不大讲道理,只喜欢用鞭子说话,对她来说,鞭子就是道理。
她就等着袁东珠挥着鞭子与公婆讲道理罢。
八月初六,袁东珠起了大早,亲自给翁婆预备晨食。
陈蘅还到厨房里帮忙,也她说家里的吃食,又让莫春娘搭了把手。
陈朝刚特意带了陈宏到荣国府用晨食。
更多也是为了瞧热闹。
父子俩看着袁东珠梳起妇人头,领着陪嫁侍女摆饭,陈朝刚恼道:“你是新妇,就是这样预备的?”
陈安道:“瞧着比往常还精致几分,备得很用心。”
反正亲父待他不善,来得比他们还早,分明就是瞧好戏。
陈安昨晚听莫氏说了,说王烟私奔的背后也有西府的手笔,心下自是不快。
陈蘅从外头地来,“今儿是我瞧着二嫂预备的,二嫂的厨艺很是不错,好几样还是新式菜肴,长辈们定要多吃些。”
陈朝刚恼喝道:“陈氏也是世家大族,几时沦落到娶一个武将鲁莽女?”
(续上章)故事中的另一个人物王烟因与表兄私奔,让王氏成为笑柄,同时也让王氏一族觉得对不住荣国府。
新人拜完天地,袁东珠被人迷迷糊糊地送入琼琚苑。
她的两个银侍女,比她的迷糊好不了多久。
自家的女郎就嫁人了,还是嫁入荣国府的二公子为妻。
真跟做梦似的。
两个侍女我拧你一把,我掐你一下。
袁东珠饿了一整日的肚子,几乎前心贴后背,只听外头有人呼了声“郡主”,陈蘅携着燕儿、青杏,“二少夫人定是饿坏了,厨房做了些莲子羹,我送一钵来。”
袁东珠饿得两眼发花,她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饿肚子,听到这声音,觉得熟悉不已。
陈蘅进了房中,入目处,全都是一片殷红,红如焰,红如血,“阿东,没想到我们竟能做姑嫂。”
嘻嘻……
袁东珠觉得自己一生的好运,全都在这一天。
她真能嫁给高高在上的陈氏贵公子。
而这人,还是她一直欢喜的。
“你性子又直又爆,我二兄的性子比你还急燥,你们两个竟做了夫妻,真是不可思义。不过你们俩要是吵闹起来,阿东,我定会站在你这边。”
袁东珠觉得陈蘅是全天下最和善、最优秀的小姑子,知道她饿了,就送了吃的来,“你们俩,快扶你家娘子过来用些吃的,我备了她爱吃的鲜肉包子、羊肉包子。”
袁东珠顶着盖头,移到案前坐下,“蘅妹妹,羊肉包子就算了罢。”
“你不是无肉不欢的?”
“这……这不是成亲了,羊肉味重,回头熏着你二兄,就是我不对。”
陈蘅道:“盖头便取了吧,我二兄不是这等世俗人,只要你孝顺我娘,我二兄就是一百个满意。”
“我娘说过,盖头不能自己取,一定要夫主取下,否则不吉利的,我顶着盖头吃。”
成亲了,还果真不一样。
袁东珠不是我行我素,可现在居然会因为吉利宁可自己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