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她还能立起长嫂的威信。
袁东珠则是觉得自己应该好好过日子,以前是在娘家,现在上有知书达理的舅姑,又有懂事乖巧的两个妹妹,比她娘家让人欢喜得多。
回门的时候,王氏预备了一大桌的席面,又让人去请六皇子妃。
袁南珠正与六皇子怄气,自己一个人回娘家。
袁东珠听陈葳说的事,当即就将陈茉时不时与六皇子在西府幽会的事给说了。
“三妹这是听谁说的?”
袁东珠故作淡然地道:“还要我听谁说,青豆,你来说!”
青豆道:“昨儿黄昏,二少夫人去给夫人请安,夫人留她用了暮食,吃得有些撑,就带着奴婢在府里转,透过那围墙,正巧看到六皇子与西府的茉大娘子在西府后花园搂到一处……啧啧,我们二少夫人与二公子还是新婚呢,他们比二公子夫妇还……还……”
青豆结巴了一阵,着实说不出口。
袁秀珠不紧不慢地道:“大姐,你得把大姐夫看牢了,那个女人就会搅事,丑得与恶鬼似的,还会抢人夫主。”
袁东珠道:“她不搅事,怎会让我白捡一个好婆家,只他要勾大姐夫,我可是看不过的。大姐,我们袁家的女郎哪里被人这么玩弄于股掌?”
袁秀珠在一旁帮腔。
王氏不作声。
袁东珠看似无头脑,可现下得遂心愿嫁了个好婆家,就连袁秀珠的姨娘都说这三娘子让人刮目相看,有魄力,敢拿主意。这不,真被她捡了门好亲事。
袁秀珠觉得,眼下,她与其巴结袁南珠,还不如讨好袁东珠。至少后者与她感情更好,说不得靠着袁东珠,还能谋一门好亲事。
袁南珠满腹怒火地地离了娘家,回到六皇子府又是一通大闹。将六皇子的寝房给砸了个稀巴烂,恼怒之中,心腹侍女发现六皇子屋里的美人图。
袁南珠看着美人图,锁着眉头,“有没有觉得熟悉?”
侍女想着外头传六殿下痴情陈茉,这么一瞧,可不就熟悉么,“是挺熟悉的。”
看着侍女这怪异的眼神,每次袁南珠因陈茉生气时,她就是这样,“陈茉!”
这个狐\媚子,阴魂不散了,还被他绘到了画中。
“看儿孙绕膝,乃是福分,怎会是辛劳?若有你们的儿女承欢膝下,可代你们敬孝,我欢喜都来不及。”
莫氏饮了一口茶,搁回托盘,取出一对漂亮的镯子,“这是太主留下的,给了大儿妇一对,这一对留给你。东珠,往后好生过日子。阿葳性子急燥,你要多劝说着些。成了亲,遇事要三思而后行。”
袁东珠性子急燥,陈葳也不是个能沉住气的,只希望他们夫妇有一人能改变些。
“东珠谨遵母亲吩咐。”莫氏接过镯子,又捧着茶递给陈安,“新妇给翁父敬茶。”
陈安说了一声“乖”,递过一个封红,“这是一处一千余亩的田庄,就当是我这做长辈的送你们的,好生打理。”
陈蕴夫妇送了新妇一套首饰。
陈蘅与陈薇则得了袁东珠送的东珠钗子、南珠钗子,袁东珠出手还算阔绰,这钗子一看就是北方贵族的,价值不菲。
陈薇围着袁东珠喊“二嫂”,又打趣着:“二嫂生了小侄儿,我能帮母亲带哦。”
逗得袁东珠又红了两回脸。
看彪悍的袁东珠被陈薇逗,陈蘅觉得甚是有趣。
一家人在其乐融融中用罢晨食。
袁东珠被莫氏唤到了偏厅。
莫氏教她预备明儿回门的礼物,从头到尾地细说了一遍,“你年纪轻,可也是一个当家主母,少不得要应酬往来,往后慢慢学。”
袁东珠听得头昏,可又不能不听,到底是嫁人了,不是待字闺中的女郎,可以任着性子闹。她成了大龄女郎,也是因名声不好,现在嫁了就要给全都城的人瞧瞧,她袁东珠也是能做贤妇。
莫氏对袁东珠的态度很欢喜,又忆起陈蘅说的“继母有几个好的,东珠并无外头传的那般不堪。”
莫氏现下觉得,是袁东珠没人教,她自己费些心,好生教教,说不得她什么都会了。
袁东珠应了几个“诺”。
莫氏又道:“让二公子身边的仆妇预备吧,回门是大事,马虎不得。”
此刻的袁大司马府,上上下下正在采买,忙忙碌碌地预备着袁东珠的嫁妆。
袁南珠是六皇子妃,嫁得最好。
袁东珠嫁入荣国府为女,嫁得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