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避不开的劫(三更)

为助他成功,陈葳一次次将自己的军功让给夏候滔,甚至帮他收复烈焰军将士。

太后疼爱晚辈,这一回,若她还会留下遗言,要晋德帝早立储君,却不再会是六皇子,应该是近来日日入宫相伴的七皇子。

陈蘅又催促道:“韩姬,我母亲就交给你,你要护她平安回城。”

韩姬不想离开陈蘅的身边,陈蘅在寺中,这些日子陈蘅虽少有去后花园习武,可韩姬知道:陈蘅的武功不俗。

莫氏婆媳三人随陈安回转都城。

陈蘅坐在香客房里,看着手中的佛经,这经书她前世就抄过,在夏候滔征战沙场时,她倍感寂寞,用抄经、习字打发光阴。

莫氏一行人进入一片树林,韩姬骑在马背,进来时,就觉得有些异样,是杀气,凌厉而不容忽视的杀气。

韩姬抬眸正要出声,耳畔听到“倏倏”的箭羽声,几十个蒙面黑衣人张着弓弦,已将他们包围在中间。

不说二话,一支一支的箭飞出。

袁东珠大骂一声“哪来的蟊贼,南晋都城也敢如此张狂!”

她正要跳出去,被谢氏一把拽住,“东珠,别去!这是死士,他们是冲我们来的……”

她不想死,她肚子里还怀着陈家的骨血,这是她与陈蕴的孩子。

袁东珠道:“母亲,你与长嫂在车里,我出去!”

她剥开谢氏的手,纵身一跳,落在马车前,陈安此刻已翻身下马,被数名护卫团团护住。

韩姬挥着宝剑,剑扬剑落,一剑一个。

然,一人难对众敌。

“放!”

一声高呼,箭羽如蝗,密密冲着陈安与莫氏的马车而至。

陈安身边的护卫中箭了,或倒在地,或依旧形成肉墙护着他。

马车里,时不时传来谢氏的惊呼声。

莫氏花容未变,一双眼睛警惕着四下,怀里紧紧地搂住谢氏。“你是荣国世子夫人,注意仪态。”

可,这是死士,是要杀他们的。

谢氏不敢看,直往莫氏怀里扎。

袁东珠挥动长鞭,甩得豁豁作响,“来者何人?可知我们是荣国府的女眷,你们不上阵杀敌,刺杀我们几个妇人算什么本事?”

“请进来!”

莫氏道:“听佛经这样的事,你们会觉得闷,且与佛主敬香,再替我添一百两银子的香火钱,给阔儿、阿葳夫妇都点一盏长明灯。”

袁东珠忙道:“母亲,我就不用了吧,给夫主点一盏长明灯就行。”

莫氏道:“都点上,让佛主保佑你们平平安安。”

近来,袁东珠觉得自己是泡在蜜罐里的。

陈蘅扶住莫氏,甜糯地唤了声“阿娘。”

“随我进去罢。”

母女二人进入禅房,行了礼,悟缘大师抬眸看着陈蘅,这个女子长得看似寻常,可硬堂、额头、下颌、耳朵全俱是富贵相。“女施主这女儿生得富贵至极。”

莫氏微凝,“谢大师吉言。”

“小施主可是你们的福星,能助你家遇难转安。”

能得大师称赞的不多,莫氏笑微微地道:“多谢大师,今日前来,是听大师讲佛禅。”

悟缘开始诵经,第一遍诵完整的经文,之后分段讲解。

陈蘅听得很认真。

莫氏一脸虔诚。

悟缘大师讲完经已是晌午时分,荣国府的女眷在寺里用了斋饭。

“女施主,瞧你家小施主性子恬静,想请她替我们寺中抄一篇经文。”

他今日看到这对母女,二人皆有血光之气涌过,这是血光之灾的预兆,既然来了寺中,他想留上一留,也许过了今日,她们便无灾。

陈蘅的书画一绝,这都城想求她墨宝的人不少,可荣国府轻易不将女儿的墨宝流出去,得到墨宝的人就更少了。

袁东珠、谢氏在寺里转了个遍,因陈蘅的佛经未抄完,也不能提回家的事。

而山间林子里,西府安排的死士早已经等得不烦。

“怎么还没来?”

只见一个贵族郎主骑马过来,身后跟着数名护卫,神色匆匆。

陈安走得很快,希望能更快些。

他在佛寺前跳下马背,将缰绳一递,揖手道:“请问大和尚,荣国府女眷可在寺中?”

已至未时了,妻子不归,他只能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