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择祖坟

冬月二十是个下葬的好日子,陈安在陈山下葬,在他的一侧,将会迁来陈留太主。

陈蕴安葬了父亲,又请了几名大和尚去颖川郡迁来陈留太主,这次同来的还有湘老太公。待他看到新建的陈府,心下错愕不小,没想不到一年时间,一座新的陈府就伫立在永乐邑城内,而县城虽还在建设中,却已能瞧出他日建成后的规模。

只是,湘太公很担心,“永乐县人口不足两万,建这么一座县城,与郡城相比,恐怕只大不小哇。”

一座县城,却建成了郡城的规模,就算两万百姓全搬进来,也住不完这么大的地儿。

陈蕴道:“听家妹说,永乐县现在有三万四千人口,说是从北方迁来了一批难民,全县十一镇,共新建了三十五个村子,现有村子一百一十九个。”

“十一镇……”

永乐邑不是只得八镇。

陈蕴解释道:“冯县主的鸣石镇、新建的林西镇、林东镇,新建的三十五个村子皆属林西、林东二镇。这二镇的镇子已建成,镇上当铺、酒肆、杂货铺一应俱全。”

为了鼓励百姓,冯娥写了一系列的规划,先由县衙出资建镇,再将店铺租给新迁来的百姓,有钱的可以买,无钱的就租,甚至还实行了首付多少,按期再付的法子,只是这分期付房款要比一次性付出贵了二成,可就是这样,百姓们也乐意。

不过几个月,两镇的临街铺面卖出去四成,租出去全部。

湘太公听闻之后,心下不由得感慨一声:不亏是世家大族培养的女子,不比男子差。

只是,永乐县这地方到底太偏也太穷,一般要要建设这里,那就是将钱砸入一个无底洞。

他摇了摇头,“这里的荒山怎么卖?”

陈蕴想了片刻,“家妹给百姓出五百文一亩,鼓励他们开垦荒坡,再免三年税赋,家中无田地的,可照人头每家开垦二亩,开垦之后即由里正出具文书,请县衙司农带官差前往丈量,之后发放地契。而多余的荒地便照五百文一亩领取开垦赏红,三年期满,或继续赁地,或交还县衙。”

这样一来,怕是愿意开垦的百姓不少。

湘太公原是想买一座荒山,听陈蕴一说只得打消了念头。

“我来的时候,怎未见永乐郡主?”

谢氏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被跟着一家人来永乐县。

莫松夫妇与大管家招呼着下人们将主子的物件搬进来。

大厨房里,先来的厨娘、仆妇早已经预备饭菜。

一个时辰后,各处的行李归属各院。

沐浴的、用饭的,忙得不亦乐乎。

陈安的棺木,莫氏坚持要放到瑞华堂,说要让陈安熟悉一下新家。

陈蕴执拗不过,只得依了莫氏。

谢氏生怕莫氏再提出让陈安去木樨堂走一圈,那她夜里也不用安睡了,幸而莫氏与陈安介绍了一下家里各处有什么,种了什么,建了什么屋子,就令下人将棺木抬进瑞华堂。

仆妇下人们用了两天时间,方才整理好各院的物件。

莫氏的摆件、带来的衣料、药材都存放到瑞华堂的库房里。

陈蘅亲自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私库。

这天夜里,陈蘅睡得很香。

陈蕴次日天亮就去了幽兰寺请悟非大师,请他选陈氏坟地,直至黄昏,方才带着几名护卫、侍从回来。

一回来就去了瑞华堂。

彼时,陈蘅也在。

“悟非大师选了三处作为陈氏墓地,一处是幽兰寺的东南方,那座山头初秋刚种了果木,山上还有新开垦的良田,是郡主府的官田。”

郡主府的东西,就是自家的。

“再一处,在河滩镇,就是曾祖买下的五片良田之一,有一片靠山临水,乃至一块风水宝地,只是若将坟地置于此,山水那片良田就得改作山林。”